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7章(1 / 2)





  怀歆微微皱眉,眼中有些担忧的神色,轻声道:“……娘,你别说了。”

  怀歆的母亲忽然红了眼圈,毫不避讳地对古骜道:“我当年怀他的时候,戎人摆了鸿门宴,让他爹去商讨什么戎商事宜,看着就不怀好意,他爹单刀赴会,我又哪里放心?带了部曲径追了过去,后来才知道,那时已怀了小歆……”

  说着怀母抽了口气,又自己倒了一杯烧酒仰头尽饮:“……古家小子啊……戎人不可信!当年说得好,什么君子会友,可最后终究还是以刀兵相迫!要不是凭着部曲杀出重围,怀家又哪里还有今日?那时他爹重伤不醒,我背着他爹,马在渡河时亦被射死,我无法,只好在冬日便生生地从易水游回了对岸,当时全身无知无觉,可当被在对岸接应的部曲扶起,我才发现寒意彻骨……于是便落下了小歆体寒的毛病。”说着怀母又仰头喝了一口酒,眼中已有了泪光,“……幸好小歆没事……”

  古骜有些怔忡,当年在山云书院求学时,怀歆曾经解释过自己为何体寒,当日不过简简单单一句:“我母亲在怀我的时候游了易水。”

  古骜问:“冬日易水?”

  那时,他又哪里知道怀歆这句话背后隐藏了如此多艰辛。

  怀母长出了口气,望向古骜,道:“我听说,你从南北上一路而来,你可能从未见过我们上郡这般森严戒备的郡城,你万莫以之为怪,戎人凶残,我等加强守备,亦是不得已的事。”

  古骜道:“怀太守为国守边疆,忠良无二,乃是天下人的福祉。”

  怀母闻言冷笑了一声:“……可惜天下人都不这么看哪。仇家小子为什么是四大公子之一?不就是因为他那性子不清不白,便轻易地放了戎商来汉地做生意么?都说上郡刀兵之地,太守欲以国力报私仇,而渔阳郡乃是边鄙通商之乐土……

  他们还说,那仇家小子热爱书画舞乐,常走戎地,与戎交好,令汉戎一家,乃是北地的功臣;且他亦无整军备战之心,令戎人每每都来互通有无……真是岂有此理,如此沽名钓誉,方得四大公子之高名,又有何可荣可乐?戎人心怀鬼胎,这次废太子奔戎也蹊跷,虽然戎人还未与朝廷撕破脸皮,但我看也快了,仇家那小子,是要死在自己这虚名上!”

  “娘……”怀歆皱眉。

  怀母一挑眉:“怎么,他敢做,还不准我说了?”

  怀歆低头不语,怀母伸手擦了擦眼角,端着酒盏站起身来,“你们慢吃,我去敬一敬你爹那些老兄弟。”

  第73章

  怀母离开后,古骜不禁又望着她的背影看了一会儿,这才满怀钦佩地对怀歆道:“我常闻男子立如松柏,女子附如蔓藤,可令堂令尊并肩而立,真令人唏嘘感佩!”

  怀歆问道:“古兄日后娶妻,难道也要一位会武功的女子么?”

  古骜道:“会武功自是更好,然我愿她能有坚毅之力,能无畏立于我左右。”

  怀歆看着古骜的样子,微微一笑,并不作答。

  “怎么,你不相信么?”古骜问道。

  怀歆勾唇:“到了时候,再说罢。”说着,怀歆伸手给古骜与典不识满上酒,三人相饮而尽。

  怀歆心道:“古兄此爱,虽然想法热烈,可我却觉得未必就好。女子坚毅者常强势,古骜只看见了我父母举案齐眉的模样,却从不知晓我父亲放下身段,做低伏小讨好我母亲的时候。我父亲看起来威武赳赳,可他心中没主意的时候,却是极为依赖我母亲的。

  古兄自小就有主意,又不善于讨好于人,不通女子所好,又不喜风雅。哪怕真有这样的女子于前,古兄又如何能与这样的女子相处得来?

  ……古兄在山云书院中,曾几经风浪,都是其性子中的鲁直所致,又兼心性有些唯我独尊,才酿成那番起落。虽然有“坚忍“二字化之,但夫妻相处却不尽如是,我也曾想过古兄适合哪般女子……当时觉得,不外乎深明大义,温暖体贴,外柔内刚之人,如此方可与古兄长期相处。

  ……怀歆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思绪一时间飘远了,不尽自嘲而笑:我想那么多做什么,这都是没影的事。

  而古骜此时,脑中亦不知不觉浮现出父母相处的情形……在古骜的印象里,父亲古贲似乎总是坐在一旁发呆,而母亲古氏无论想说什么,总是怯怯的有些局促不安。

  古骜小的时候并未察觉,可渐渐长大了,他才从那一幕幕记忆中回出味来……在自己上学的日子里,回家时看见古贲脸上的笑意,和家中的沉默,其实是古贲心灵的孤独。

  古骜又何尝不希望母亲古氏,成为父亲古贲的解语之人?——可母亲古氏对待父亲古贲,却总是恭敬又谨慎,而对待自己,则总是温柔又不知所云。

  古骜曾一度以为,世上女子皆如此。

  可怀歆母亲的出现,却好像在古骜对于女子的观感上,开启了一片绚烂之意。古骜这时不禁欣赏怀母的一举一动,并下定了决心:若是日后能得如此佳缘,我定会娶那女子为妻。

  古骜此时抛开了心中的阴霾,尽情地享受着上郡的烈酒。

  过了一会儿,只见怀劲松走到古骜这一桌,手上提着一个牛皮的酒袋,笑道:“小子们,吃得如何?”

  古骜起身:“多谢太守款待!”

  怀劲松欣然受敬而饮:“多在这儿留一段时间,陪陪犬子。”

  “这个自然。”

  怀劲松满身酒气地点了点头,一个转眼又看见了典不识,便问怀歆道:“……这位是?”

  怀歆微微一笑:“这位是古兄的学生,姓典,名不识,乃是云山下陈家村人,如今陪着古兄游历天下。”

  典不识从适才开始,就一直注意着怀劲松,他见怀劲松一脸虬须虎髯,威武之气逼人,早就不禁心怀敬意,这时见怀歆说到他,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古骜在一边提醒道:“这位便是上郡怀太守。”

  典不识回过了神,忙作礼道:“参见怀太守。”

  怀劲松上下打量了典不识一番,只见眼前青年豹头虎目,挺胸突肚,全身满带一股虎跃龙骧之煞气,怀劲松自己手下将勇兵雄,自有一番“相将”的尺度,如今仔细“相”了典不识片刻,胸中一股惜才之意顿起,见典不识身后还背着双板斧,便问道:“这位典小兄弟,你是使双斧的?”

  典不识点了点头,洪声道:“是!”

  怀劲松又问道:“学了多久了?”

  典不识答道:“学了一年!”

  怀劲松颔首道:“你根骨不错。吃完饭,休憩一会儿,申时来校场找我,我指点你一二!”

  “好!”典不识一口答应下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多谢怀太守!”说着典不识自己满上了酒:“太守大人,小子敬您一杯!”

  怀劲松看着典不识豪迈的模样心中也甚为喜欢,这时便连连点头道:“好!”

  两人一饮而尽,怀劲松伸手拍了拍典不识的肩膀,又示意古骜与怀歆:“都坐,都坐!吃好!”这才又去别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