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反派俏娇媳第75节(1 / 2)





  由于姜瑶他们这届是春天入学的,所以毕业的时候是冬天。

  首都的深冬很冷,但他们的心是热的,除了因为回乡,更因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他们在毕业前一个月就开始着手做准备回去,等毕业第二天,就启程回省城。

  首都他们来说,是改变命运的地方,因为在这里读了大学,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但他们心里没有太多的不舍,因为在这里所受的委屈跟刁难并不比知识少。

  不过,陆家跟周围的邻居关系很不错,得知他们要离开,不少邻居给他们送了路上吃的干粮。

  老太太跟几个年纪相仿的老人道别时,眼睛都忍不住红了。在异乡快五年了,年轻人忙着学习挣钱,小孩子忙着上学玩耍,要不是有老朋友相伴,她这五年真是有点难熬。

  离别的愁绪在登上火车的那一刻逐渐消散,对美好未来的希冀充斥着胸腔。

  经过几天几夜的火车,他们终于到达了省城火车站。

  下车的时候正值中午,火车站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阔别五年,本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火车站跟五年前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的人很少出远门,坐火车的一般是出公差或者回乡探亲的人,现在更多的是走南闯北做买卖的人。虽然倒腾一趟很辛苦,但干劲十足,那是向美好生活奔赴的力量。

  至于省城,这几年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繁华程度已经翻了好几番。

  一行人回到姜宅,虽然累,但还是得先打扫卫生。

  他们五年没有回来,姜震亦是如此。他本来假期就少,姜瑶不在这边就没必要回来。至于首都,他们也没有去过,因为从军营过去实在是远,大人还能忍受,小孩就不行了。

  不仅仅是姜震,他们这些年都没有跟陆清见面,理由也是同一个。倒是陆媛去首都看了两回老太太,直接坐飞机过去。

  “瑶瑶,等这两天收拾妥当,你就给姜震、陆清、陆媛写封信,说咱们已经回了省城,让他们以后写信都往这边寄,要是有空就回来,咱们聚聚,都多少年没见面了。”老太太感慨道:“要是咱家有电话就好,可以打电话,很方便。”

  老太太自从在首都看到有些人家家里装了电话,羡慕得不得了,陆彻也想装,只不过之前几年都是吃老本,这年头装电话又贵,所以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奶,你放心,我会努力挣钱,争取明年就把电话装上。”陆彻信心满满地说。

  不是他自大,而是刚才一路回来,看到省城如今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他这个电器维修工的客源可是多着呢。

  “好,奶对你有信心。”老太太笑着应下。

  “爸爸,是真的吗?咱们家明年就有电话?”小鹿仰着头,满脸希冀地看着陆彻。

  “当然,爸爸会好好工作的。”陆彻摸了摸小鹿的发顶,说:“你现在就好好打扫卫生,让咱们尽快安定下来,我就可以出去赚钱了。”

  “好咧。”小鹿欢快地拿起抹布擦擦擦。

  人多好办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晚饭前屋子就收拾干净。家里没食材,陆彻便带着大家出去吃。

  如今吃饭不一定要去国营饭店,街上的小摊多的是,价格实惠还不用票。

  大伙饱餐一顿之后就回家洗澡睡觉,毕竟倒腾了这么些天,个个都筋疲力尽了。

  姜家只有三个房间,目前只能让岳老在柴房里屈就一晚上,等明天再托邻居问问,在附近给他租一间。

  “师父,暂时委屈你了。”陆彻有些抱歉地说,要不是柴房太小,他又不能带着姜瑶一起睡,他是不可能让岳老睡柴房的。

  “跟当年相比,哪里谈得上委屈了?这里简直就是高级酒店的客房了。”岳老笑着说:“好了,赶紧回去睡吧。”

  “好。”

  陆彻回到自己的房间,姜瑶已经躺下了,他也跟着钻进被窝,然后说:“媳妇,我想从明天开始,在公园附近那条街摆个电器维修摊,你觉得怎么样?”

  “不开店吗?”姜瑶反问。

  陆彻:“开店要租店铺,租金一交起码得两三个月,还不知道生意怎样呢,我想开个小摊试试水比较稳妥。”

  “行,你自己看着办。”姜瑶说:“等这几天把家里弄妥当,我也要去找工作了。”

  “好,慢慢来,咱们不着急。”陆彻拍了拍她的手,说:“睡吧。”

  次日,陆彻一早就背着工具箱去摆摊了,岳老在家无聊,也跟着他去了。

  一个机械工程大学教授,一个机械工程大学毕业生的电器维修小摊,就这样子开张营业了。

  八十年代很多省城人民的家里已经置办起各种电器,什么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电器使用起来不可避免会产生毛病,可这年代会修的人都不多,亦或者说,出来维修电器的人不多。

  毕竟现在还是当工人吃香,要是有技术,谁不挤破脑袋进国营工厂拿铁饭碗?在外修电器不稳定不说,分分钟被别人瞧不起。

  至于电器品牌的售后服务点,这年头压根没有。

  可正因为如此,电器维修这一块算是一片空白,陆彻这时候进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不为过。

  刚开始几天,生意并不好,有时候一天下来就接两三单。不过师徒二人都非常认真对待每件需要维修的电器,而且绝不会因为别人不懂行而胡乱叫价。

  除此之外,他们这个小摊还保证从这里维修出去的电器,一个月有问题可以回来免费二次维修。

  为了给顾客信心,不会有他们会跑路的后顾之忧,他甚至把自家的门牌地址都报出去。

  渐渐地,一传十、十传百,附近居民电器坏了都来找他们修,甚至住得远的,还抱着电视机坐公交车找到他们这里来。

  业务量上去了,收入也跟着上去,只是累着了陆彻,经常吃过晚饭继续加班。

  老太太看他这样,有些心疼了,劝说道:“其实咱家也不急着装电话,你别把身体给熬坏了。”

  “奶,你放心,我不累。”陆彻笑着说:“反正年底肯定能给你装上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