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章(1 / 2)





  赵匡胤愕然道:“此话怎讲?”

  罗幼度道:“江南过于居安,文风盛行,似乎忘记了忘战必危的古训,真遇到战事,能够发挥几层实力有待商榷。这份富庶若无相对的力量保护,跟肥壮的羔羊有何区别?反观北汉与辽国互为盟友,他们时常南下作战劫掠,兵卒将士皆得到有效的训练,长期以往,必定练就一支铁军,这是实打实的力量,最不容忽视。”

  赵匡胤、赵匡义互望一眼。

  赵匡胤认可道:“言之有理,这上过战场的老卒,远比训练十年的新兵更有战力。”

  第八章 口不对心(一)

  走出罗府已是深夜。

  赵匡胤、赵匡义两兄弟策马并行,“嘚哒嘚哒”的走在黝黑的长街上。

  开封府是有宵禁的,但这种宵禁制度对于赵匡胤、赵匡义这类军方大佬来说,有等于无。

  “对于今日罗幼度所言,有何想法?”

  赵匡胤若有所指的说着。

  赵匡义先是缄默了片刻,叹道:“此人对于天下局势如数家珍,许多问题分析透彻,显是看破了陛下心中大志,提前下了功夫,并非池中之物。兄长的用心,弟已明白。放心吧,弟不会主动去找他麻烦的,为了一点小事,给自己树立一位能力不凡的对手,太不值得了。”

  “如此最好了!”赵匡胤肃然颔首。

  又走了一会儿,赵匡义问道:“对于罗幼度的分析,兄长怎么看?是否觉得在理?”

  赵匡胤沉吟片刻道:“不好说,这小子不是简单的人物,应该私自藏了一些,没有将紧要的部分拿出来跟我们分享。但即便如此,他所述的情况也值得我们好好研究一下。还有段时日,陛下才决定明年动兵,还有时间深入琢磨。”

  郭荣志向远大,自从登基之后便有了荡平四方一统天下之志。他大肆裁撤无用士卒,训练精锐,积极备战。

  这向谁挥动第一刀是大周平定天下的头等大事。

  郭荣尚未将此事摆在明面上来说,只是私底下与他们少数几人探讨过一二。

  初步目标定在后蜀、南唐、北汉,其中绝大多数将领都以为先打北汉为好。

  一方面辽国政局动荡不安,无力大规模支援北汉,一方面攻取了北汉,可以与党项展开贸易,从而获取战马,组建骑军。当然至关重要的一点还是复仇。

  一年前,他们艰难的打赢了高平之战,兵围太原城,眼看北汉覆灭在即。

  辽国突然出兵,他们因为粮草不济,又与辽兵交战失利,折损大将史彦超,将打下的领地吐了回去,灰溜溜的撤回了开封。

  这趁着辽国内部动荡之际,向北汉复仇的建议得到了大部分将官的支持。

  赵匡胤自身也倾向于此。

  但经罗幼度这一分析,赵匡胤忽然觉得北汉不见得能够轻易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