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5章 提兵北上(2 / 2)


“回大人话,小人所言句句属实,根据探子回报,那些明军皆为步卒大约有三千多人,还有为数不详的辎重在后,骑兵却是很少,只有百骑左右。”

“好哇,我没有去寻那些明狗的晦气,没想到他们反倒自己送上门来了,区区三千明狗,也敢在我面前嚣张。”

扎别克认为这是明军对自己的挑衅,一股怒气涌上了心头,接着怒声说道:“什么阿猫阿狗也敢挑衅爷了,爷的刀也该饱饮鲜血了。”

“传令,让所有人都集结,准备随爷去灭了这群赶来送死的明狗们!”

“嗻!”

扎别克一声令下,很快镇子上,就响起了低沉的号角声。

一队队鞑子兵很快集结完毕,在各自牛录的带领下,向着八达镇外开去,一场大战即将展开。

此时在八达镇外十多里外,李子霄正领着军队稳步向前。

刚才周大柱派人来报,他们部队的行踪,已经被鞑子发现了,同时白龙军的斥候们,也发现了鞑子军此时就驻扎在前面镇子上的。

李子霄就知道,前面镇上鞑子若是知道,有明军前来进攻他们。

以此时,这些鞑子一个个目中无人,嚣张跋扈的样子,骄横惯了的鞑子军,一定会倾全力来进攻。

因此李子霄立刻就让队伍,变成战斗队形,把原本走在最后的辎重营,调到了行军队伍的中间,并且把荆棘战车也准备妥当。

所谓荆棘战车,就是在大车的外表插上了满是铁刺的铁板,这些战车平日里用来拉运粮食,在战时还可以用来充当保护步兵的盾牌。

这也是明末时期,明军在野外遇到鞑子骑兵时,将其用来对付鞑子骑兵的有效利器之一。

当李子霄这队人马走到距离八达镇,仅剩不足十里的一个开阔地形。

一名斥候骑着快马气喘吁吁的跑来,大声禀报道:“启禀将军,前面正有大队鞑子兵向我军赶来。”

“果然来了!”

李子霄冷哼一声,说道:“这些鞑子果然如传闻中那么狂妄,传本将命令,立刻让各部拉车结阵,准备迎敌。”

“是。”

李子霄一声令下,数百名辎重兵很快就把数百辆大车,分成两层围成了一个大圈,把所有士卒都护了起来。

趁着这个机会,李子霄把两个营中的一千名鸟铳手,分成五排,站到了车阵后面,一千名刀盾手护住两翼。

剩余的长枪兵,则居中,准备随时策应,李子霄也在数百名亲兵的拥护下,站在车阵的中、央。

而散落在外面的斥候,向李子霄汇报鞑子军和自己本部人马的大体距离。

这一次,随行李子霄的仅仅是白龙军的两个步军营,‘先锋营’和‘陷阵’营,加上辎轴兵,大约三千来人,鞑子的情报也是正确的。

过了一会,在一阵滚滚的烟尘中,数百名鞑子骑兵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在不远处,鞑子兵的探子还和白龙军的斥候,不断的交手,双方互有胜负。

看着阵外正在不断激战的自家斥候,李子霄心中也是紧张起来,这是他穿越明末之后,第一次带兵于鞑子战斗,心中是既激动又兴奋,还有些忧虑。

在这队先来的鞑子骑兵中,领头的牛录名叫阿连哈,是镶蓝旗中一个有名的勇士。

这次他奉了扎别克的命令,带着他的本部兵马,来试探这队突然冒出明军的虚实。

看到对面的白龙军已经结好了车阵,骑在马上的阿连哈,心中泛起了一丝不屑的冷笑。

此人暗中心道:这些明军和以往遇到的那些明军,也没有什么两样,遇到鞑子军的勇士后,就只会龟缩起来,当缩头乌龟了。

连坚固的城墙,都挡不住他们大清骑兵的铁蹄,那小小的车阵又如何能抵挡得住呢?

阿连哈转头对身边的一名白甲兵,说道:“多朵勒,你马上带一百名勇士去教训一下这些明狗。

让这些明狗知道,咱们大清的铁骑,不是区区一个车阵就能够挡住的。”

“嗻!”

阿连哈是一名老行伍了,和明军打过多年的交道的他,很明白这个时期明军的战力。

他的打算很简单,那就是用一百名鞑子兵向这些明军示威,进行骑射,若是能让明军吃不住劲后撤,那自然是最好的。

这样他就可以从容的,带着他的牛录尽情的,屠戮这些只能靠两条腿走路的明军了。

若是这支明军不后退,他们也不会硬闯上去,先挫其锐气也是好的,可以打击这支明军的士气。

按正常理来说,阿连哈的这种战略确实是对的,也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过去他们往常遇到明军结阵抵抗时,就是用的这个法子,而且还屡试不爽。

可是今天,他没有料到到的却是,遇到的并不是那支平日里他遇到的明军,白龙军是明军中的一个异类。

多朵勒率领着一百名鞑子骑兵,丝毫不避讳,就这样直直的冲向了白龙军的车阵,一边冲锋,嘴里还一边发出了“哇哇”的怪叫。

刘重早就抽出了腰刀,站在车阵的后边,冷眼看着前方鞑子的骑兵,向己方阵地冲来。

‘陷阵营’的有些士卒,有些人因为初次上阵,而导致有些紧张。

当他们脸上开始变色时,刘重大声的喝道:“大家不要慌,就按照平日的训练来做,各哨士卒听我号令,准备轮流开枪射击。”

在一阵隆隆声中,一百名鞑子骑兵冲向了白龙军的车阵,距离越来越近,很快他们已经看到了对面的白龙军。

当鞑子兵们看到对面的白龙军士卒们,一个个竟然手持鸟铳,站在车阵后面时,许多鞑子不由得咧嘴笑了起来。

在他们的印象中,明军的鸟铳,其实就是废物的代名词。

炸膛就不用说了,一炸一个准,而且它们既怕风又怕雨,在恶劣的天气中,往往十下,也未必能打响一次。

现在那些明军竟然不用弓箭,而用鸟铳,多朵勒在心里直发笑。

多朵勒笑这支明军的领兵将军,定然是个白痴,心下大喜的他,策马跑得更快了,一百鞑子骑兵紧随其后。

很快,他们就逼近到了白龙军车阵前方一百步的距离,很多鞑子兵已经取出了弓箭,准备对这个车阵放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