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3章 殿议(2 / 2)

没钱,不管卢象升提出多么好的提议,全都是一句空话,根本就无法执行。

“圣上,外面那些可都是您的子民啊,你难道想不管他们了吗?”

最后,卢象升哀呼道。

因为,卢象升知道,昨天他可是刚刚将一百四十万两银子,拉进了宫廷内,此时崇祯手里是有钱的。

当收到这笔钱时,崇祯兴奋的一夜没睡着,对于李子霄的印象,更是没的说,蹭蹭往上窜。

崇祯早就忘了之前李子霄是土匪流寇这回事了,嘴里念叨着,一定要重赏他。

甚至,崇祯已经在想着,如何使用这笔银子,他准备将这笔银子。

一部分留给关宁铁骑,一部分留给洪承畴和孙传庭,让他们加大剿匪力道。

争取彻底剿灭窜入商洛山中的‘闯匪’,这也是此时崇祯的一块心病,然后就是拯救流民,安置生产的问题。

这个时候,卢象升如此质问崇祯,但崇祯并没有生气,谁让他今天心情好的。

而且弄来一百四十万两银子,也有卢象升的功劳,崇祯当然不会责罚他了。

但这个时候,旁边一名官员却跳了出来,大声叱喝道:“卢象升,你好大的胆子,你竟敢质问皇上,你的圣人之言都读到哪里去了?”

卢象升转过头来一看,冷笑道:“原来是陈侍郎,你不要以为本官不在京城,就不知道你干的好事。

是你蛊惑皇上,与鞑子和谈的吧,想不到你竟然因为怕死,硬生生的把几十万朝廷兵马,白白留在京师空耗钱粮。

你这种人简直就是误国,最后你们和鞑子的和谈,可有成效,还不是被鞑子给耍了。

这次鞑子横卷一府三州五十多县,在本官看来,你们这些当初蛊惑圣上和谈的人,就是鞑子的帮凶。”

说这番话的时候,卢象升的眼睛,不由得朝着一侧的杨嗣昌瞥去。

卢象升攻击陈新甲,其实影射的却是杨嗣昌,因为这次和谈的主谋是杨嗣昌,区区一个陈新甲,还没有这么大能量。

陈新甲是受到杨嗣昌的举荐,才做到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的,他自然属于杨嗣昌这一派的人。

此次和鞑子和谈,就是杨嗣昌在背后指挥,真正跑前跑后的,是陈新甲等一众朝廷官员。

“卢象升,你……你含血喷人!”

陈新甲被卢象升说中了心事,就像是被踩中了尾巴的猫一般,跳了起来,面色赤红的指着卢象升叱喝着。

“我含血喷人,你敢说没有此事?”

卢象升一改往日的形象,第一次在朝堂上,如此咄咄逼人,实在是这一次他死里逃生,心中想通了很多事情。

特别是,他从李子霄嘴里听到的那句话,‘乱世当用重典’,有些东西他不能再一味的妥协了。

陈新甲心虚,不敢跟卢象升叫喊了,而是将眼睛看向杨嗣昌,而杨嗣昌却在一旁眯着眼,老神在在的,假装没看到陈新甲的求救。

陈新甲一咬牙,就知道这次这锅只能他自己背了,谁让他是杨嗣昌身前的小弟呢,这锅他不提杨嗣昌背,难道还指望杨嗣昌自己背嘛!

“圣上,陈新甲进献谗言,蛊惑圣上,臣请求圣上将其罢黜,以儆效尤。”

卢象升夜真够狠的,直接让崇祯罢了陈新甲的官,这下子可吓唬陈新甲了,直接跪下,哭泣着对崇祯喊道:“圣上明鉴呢,微臣对圣上可是忠心耿耿的啊!”

这个时候,一旁的杨嗣昌也看不下去了,他可不能真的让崇祯罢黜了陈新甲,那等于削弱了他的势力。

“皇上,陈侍郎之前或许也是考虑不周,但他对皇上的忠心,绝对不容质疑,请圣上看着他以往尽忠职守的份上,从轻发落。”

“好了,陈卿家的劳苦,真也是知道的,但这次卢卿家说的也没错。

既然如此,朕就将派陈卿家出城,好言相劝那些我大明的忠勇将士,让他们早早开拔回家吧。

如果陈爱卿能完成这项重任,那就功过相抵了,如何啊,陈爱卿!”

后面的李子霄听到崇祯这番话,也是一阵翻白眼,不由叹道,崇祯打的一手好算盘啊!

借助卢象升提出的这个由头,直接将最棘手的一件难题,扔给了陈新甲。

让城外那些明军人马撤走,岂是那么容易的,没有粮饷,那些明军人马估计很难撤走。

之前崇祯已经下达一次命令,让这些各路明军人马撤走了,但来自山东,河南,山西等各路总兵,联合上书,请求钱粮,否则手下将士不肯撤走。

这可把崇祯一顿好气,但他也无可奈何,崇祯也知道,这个时候朝廷确实该拨一笔银子跟这些各路勤王明军的。

可此时朝廷户部当真拿不出多少银子了,但要是逼急了这些士卒,闹出兵变,那可就麻烦了。

而此时,崇祯趁机将这个难题扔给陈新甲,去解决,估计崇祯是没打算拿出一分银子的。

陈新甲听了崇祯的话后,也是一阵色变,跪地磕头喊道:“皇上,这件事臣当心做不到啊,户部没银子,你让臣如何解散那些人马啊!”

“当真完不成,那朕要你这个兵部侍郎有何用?”

陈新甲听到崇祯这句话,身体也是一阵哆嗦,他知道要是这次不接下这件事,估计自己要被一撸到底了。

他好不容易打拼这么多年,爬到了兵部侍郎的位置上,只要再熬几年,坐上兵部尚书的位置,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前面大好的前途,在等着他,他不甘心就此离开朝廷,一咬牙,便应了下来。

“臣遵旨,一定处理好这件事,不辜负圣上的信任。”

陈新甲说完这句话后,眼睛看向卢象升,心里简直已经恨死卢象升了。

看到陈新甲的怨恨眼神,卢象升不为所动,只要能为圣上分忧,中兴大明,什么事我卢某不能做。

“至于卢爱卿所讲的处理流民问题的事,就交给杨爱卿处理了,户部拨出五万两来,朕再从内帑中取十万两,爱卿务必处理好此事。

这可关系到朝廷今年的税赋,万不可有所差池,朕可就将这件事拜托给杨爱卿了。”

“臣遵旨。”

杨嗣昌十分不甘心的接下了这项命令。

杨嗣昌其实也知道,区区十五万两银子,想要处理好这些流民,甚至安排好各地被鞑子洗劫各县的春耕问题,真心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