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章(1 / 2)





  “安期生主要是活动在东周秦汉之间,这样的话我们就只要找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史学资料之就行;另外他是修仙问道之人,那么道教的典籍中就一定会记载他,有一些只怪之类的传说也会记载他的一些事情。”

  “原来如此,我们需要找些什么?”

  “这样工程量还是佷浩大,我们再缩小一些,史学典籍里面只找求仙问道的那些帝王还一些正史中还会专门为这些人列传,就找这些。至于道教的典籍,我们就找神仙谱系之类的,别的不看。志怪小说之类的就找那些神仙显化救命之类的,狐妖鬼怪的也不找。”我仔细想了一想。

  唐云馨点了点头,又问我:“那我们需要记一些什么?”

  我们一边乘着电梯往楼上去一边对她说:“我们只需要记下记载过安期生出现的时间,地点还有人物就行了,一般出现在书上面的都不会是小人物。”

  进到图书馆的相关图书馆藏区,两个人分工开始寻找相关的书籍。每个人搬了一摞书坐到角落里面。按照道理说一般最多借5本查阅,我们一抱就是一摞,结果不一会儿就有一个管理员找我们了。也不知道唐云馨给她看了一个什么东西,那个管理员什么都没说就离开了。我估计是什么特别通行证件或者是什么证明材料之类的。

  我抱着《史记》在看,这是原本的史记,没有删节没注释的。仔细看看这些史书资料中,安期生这家伙出现的地方还真不少,横跨的几百年。对他的评价也都很高,也有后来的李白苏轼之类的文学大家。安期生的身影似乎在东周前期并没有开始多么显现,而是从东周的后期战国初期开始他的身影逐渐多了起来,一直到西汉宣帝的时候都能见到他,不同的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中都有记载。

  安期生,一名安期,人称千岁翁,安丘先生。琅琊人,师从河上公,是秦汉期间燕齐方士活动的代表人物,黄老哲学与方仙道文化的传人。道教视安期生为重视个人修炼的神仙,故上清派特盛称其事。传说他得太丹之道、三元之法,羽化登仙,驾鹤仙游,或在玄洲三玄宫,被奉为上清八真之一,其仙位或与砰祖、四皓相等。

  安期生最早的记载是出现东周周安王姬骄时期,在周王室一位叫太史栎的史官记录下来的一本史书中提及到“王十三年,齐地言安生者,施药救人于东海上,众人称之”。这个时候也就是公元前5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初期,这个时候正好是周安王封田氏为齐候,田氏代齐的事件发生,然后就是三家分晋,中国正式进入了战国时期。

  安期生最后一次在史书中出现是在班固的《汉书》中,是记载于西汉中宗宣帝刘询时期,书上是这样写的:“本始2年,帝于朝堂之上,奏见东海安生朝茂陵,疏忽而不见其踪,帝招李少君,言及确是。”

  这下子有的看了,时间跨度如此之大,从东周周安王开始有记载一直到西汉宣帝刘询,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71年,往多了说是400年,往少了说也是300年。从现在科学来解释的话,没有一个人能活过200岁。但是在中国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典籍中活个200岁以上的人大有人在,中国的广成子、赤松子、彭祖、老子等,西方的《圣经》上从亚当、夏娃、该隐等等开始每个都是几百岁,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难道这些都是真的,别的不说,就这个安期生来说,史书里面不止一个人见到过他。那么说来,唐云馨太爷爷笔记中记载的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安期生在不同的年代留下的手迹都是真的了。

  我又翻了翻道家的有关神仙修真的,上面是这样写的:安期生又称千岁翁,在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中列在第三左位,奉为“北极真人”。然后剩下的都是什么炼丹服药养气之说,还有神仙显化救世的传说什么的。关于他的记载,在道家经典《道藏》尤其是多。

  关于志怪小说那边,有关安期生的故事传说并不是多么多了,零零散散 ,只是记载了一些捕风捉影的一些片段而已,并没有很大的价值。

  我和唐云馨经过一天的努力终于整理出安期生相关的人物等,第一种是帝王,像是齐威王、齐宣王、秦始皇、赵佗、汉武帝等等;第二种是修仙的那些人,像是李少君、乐巨公、阴长生、马明生之类的。

  我和唐云馨研究了很长时间,决定只选择与安期生相交的的那些帝王们。因为只有这些人才有能力动用整个国家的力量去寻找长生之道,而且他们都是非常向往长生的人,如果说是安期生有什么必要的工程之类的,那么他们必定会举国之力去做。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我们决定去紫竹院公园唐金云留下的笔记对照一下。结果走出图书馆一看,外面已经天黑了,我们一整天在图书馆中,连顿午饭都没吃。这个时候真的感觉很饿了,两个人决定先不去紫竹院了,先去吃饭。有些事情再去着急也不行,还是先填饱肚子。

  为了庆祝事情有了新的进展,决定要去吃一顿大餐,两个人商量一番,决定直奔东来顺去吃涮羊肉。唐云馨并没有说什么,关键是我在山东的时候就知道东来顺的涮羊肉闻名京城,是我的馋虫犯了!

  我们到了东来顺紫竹桥的饭庄里,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我自己先上了三盘羊肉,等开锅之后甩开腮帮子就开吃。旁边的唐云馨就没这么下面了,自己吃的很少很文雅,还不时帮我往锅里添肉。我看了看周围像我一样这样胡吃海喝的还真不多,关键是饿了。等自己先添了五六成饱,开始慢慢吃了,不然会被周围的人看不起,现在服务员和我们周围几桌的人都在为我刚才的弄出来的响动看我们的眼神很不对,弄得唐云馨也很不好意思。

  唐云馨看我吃的差不多了,问我:“咱们下一步做什么?”

  “等我确定一件事情后,我们看来要直奔淄城,估计齐威王会告诉我们点什么!”我又捞了一碗羊肉说。

  “你要确定什么,是不是关于威王祭天盘的事情?”

  “是,我估计你太爷爷留下的肯定会留下他找到的线索。我上次只是翻了一下她的笔记,然后就因为你们被对手戏弄的事情给分了神,这次我们要仔细找一下有什么发现。另外我想知道安期生那些留下手迹的地方,是不是一个人的。我到现在还是在怀疑,什么人能活300年以上。”我还是对一个能活300多年的事情不相信,要是那样的话地球早就炸了,根本轮不到我们坐在这里吃涮羊肉。

  我相信,威王祭天盘上一定会留下相关的信息,不能只是祭天文这么简单,何况上面出现了安期生还有那首断句诗里面所出现的那个宝匣。安期生既然会留下这些线索,那么就一定是希望后人能够找他留下的东西,找到那个不知道是否存在的神城,进而找到长生所在。不然的话他早就把一切的线索给毁了,更不会出现在这么多史书资料中。

  第二章 唐金云的旧照片

  我和唐云馨在国家图书馆整整查了一天的资料,结果能够用到的很少。只不过我在看安期生的接触到的人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齐威王还有那个威王祭天盘。

  只要找出一个突破点,我们就能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现在我们手上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淄城,那么淄城肯定有我们和他们要找的东西,只是不知道在哪里罢了。我们不能去做广撒网多捞鱼的事情,有的时候你一网子下去,也许会捞上一堆废铜烂铁。还不如找对地方,一网子把鱼捞着。

  我打定主意,先要对照唐金云留下的笔记,看看还能不能找出再确切点的线索。如果可以,可是大大减少了我们的工作难度和节省时间。吃晚饭已经是晚上10点了,如果再紫竹院那边已经很晚了,老人年纪大了。

  我们决定先回去休息,从紫竹桥东来顺到魏公村还是挺近的。本来我还是想着走着回去,因为顺便看看周围的法华寺和万寿寺。因为万寿寺的“永乐大钟”很出名,我对钟上的梵文很感兴趣。结果唐云馨死活不同意,因为怕再去挤地铁。我只能依了她,开车往回走。

  第二天我们准备到紫竹园区,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我走到落地窗前,把窗帘拉开一个角。我想确定唐云馨这个住处有没有人在监视着,我看了看楼下并没有人。当我想要把窗帘拉上的时候,突然一个奇怪的反光照了过来。我看了看,是前面的一栋楼上比唐云馨的楼层高一层的一处房间里的。还是有人在监视,对面那个人的望远镜正好让被太阳一照反射过来,要不然还真的是很难发现。

  我笑了笑,把正在准备早餐的唐云馨叫了过来,我掀开着窗帘的一角:“看到那个有着反光点的那个房间了吗?你被盯上看来不只是一天两天了!”

  唐云馨看了看然后点了点头,说道:“看来你不进国安局或者公安局真是浪费,需不需要让人来抓住他!”

  “不用,咱们该干嘛干嘛,他们该干嘛干嘛,你抓住一个,却抓不住全部。他们只是想知道我们的行踪,不敢对我们怎么样,不过我倒是希望知道他们是谁的人。”我拦住唐云馨说。

  我们吃完饭直接走着去紫竹园,今天周天,大街上的车还有人流会把我们堵得发疯。到了唐国平哪里,这次总不能空着手,于是向唐云馨借钱专门到好的书画店买了一幅很好的荷花图,人家是国家领导人,吃喝都不愁。北京什么东西都贵,就这么几尺的纸就画了2000多。当初还答应过先借唐云馨的钱,以后再还,早知道就不说还钱的这件事情,她这么大的公司,不差我这点钱。

  到了唐国平的住处,说明了来意,先是被唐云馨的奶奶热情的审问,好不容易才摆脱。我们还是到唐金云书房,我和唐云馨说别的不要看,只看你太爷爷留下的笔记。两个人抓紧将所有的唐金云的笔记都找出来,没想到唐金云的还真的是著作等身。

  我们只是挑出他探险的,还有有关神城的研究看。就在我在看里面的内容时候,唐云馨从架子上准备拿下另一本笔记的时候,顺便带下一个厚厚的信封来了。我顺手捡起来,上面写得民国11年,事业劳心疯了,当时的厚牛皮纸做的。

  “这个是我太爷爷当年的一些照片,我原先看过,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唐云馨看到我捡起了那个信封,对我解释说。

  我没有答话,我将信封中里面的东西到了出来,里面果然全都是照片,有50多张。我仔细看了看,都是黑白照片,当时的中国摄影技术并不是多美好,又加上时间稍微长点,里面的人的脸什么的都有些模糊认不太出来了。我一张张的看,大部分都是风景照,估计是旅行时照的。我突然对一些照片上拍摄的背景有了兴趣,这些照片的前面有的站着人,有的只是单纯一张风景照。有几张山洞中拍的,因为被拍者举着火把,四周很黑暗,只是照亮了一小片区域。

  我将这几张照片专门调了出来放到旁边,我叫过宋云馨,指着这几张照片问她:“你看一下这些照片有什么特别吗?”

  唐云馨仔细看了看,摇了摇头:“这些照片我原先也专门看过,似乎都是一些风景之类的,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我指着几张山洞里面的照片说:“你看,这几张照片是在山洞中拍的,你看着火把找出来的这片区域,上面似乎有字,这里有放大镜吗,借我用一下!”

  唐云馨听我需要放大镜,呼呼的跑到唐国平的屋里,一回就拿来了一副放大镜,估计是唐国平用的,我接过来看这照片:“这上面有字,还有一些图画标志之类的,但是因为拍摄角度还有光线的原因,有些模糊。”

  唐云馨接过我递给她的放大镜,仔细看了看,点了点头,我又说:“你太爷爷的日记中说沿着得到的那张地图,却发现留下的手迹之类的都是一个人留下的,这些是不是当时他们的发现地点呢?”

  唐云馨点了点头:“我当初只是以为他们的旅游照片,没有想到这些,你认为是他们当年的探险的地点?”

  “我猜是的,你能不能从这上面的景色找出这些地方是哪里?”我问唐云馨,希望她能给我些帮助。

  唐云馨仔细看了看:“不太可能了,第一只有很少景色片段,第二现在据那个时候都快一百年了,中间的战乱等等,已经和现在景色差太多。爷爷的日记中只是大略的记载着他们的到过的地方,查起来也很困难。”

  我点了点头,也是,时间这么长了,想要再找出来的确很难。我有看剩下的照片,突然看到有几张照片似乎是什么建筑,上面也有一些资料还有一些图案符号。里面有一个符号在每张照片上都出现,让我感到很熟,好像不久前见到过。突然在剩下最后两张的时候,我看到一张照片上有几个人正在搬运什么东西。照片虽然模糊,但是这个东西的形状 绝对让我忘不了,这是一个双耳人形三足雷云纹大盘。

  这是威王祭天盘,这绝对是威王祭天盘,虽然上面的泥土什么还没有被清理,但是那个器形就是威王祭天盘。我终于想起了那几张照片上的那个在照片上多次出现的图案,我在前几天就刚见到。

  “云馨,把你带的黄金圣律剑还有你的那个五边形的吊坠拿来。”我赶忙说。

  “怎么了?”唐云馨挺纳闷的,黄金圣律剑一直被藏在自己的家里,要这个干嘛,但还是乖乖的都拿出来递给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