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十五章:唯一的物证(1 / 2)





  孙玉柱这个人沉默寡言,但是却是一个十分内秀的人,他写得一手好字。在走访冯婷婷的时候,冯婷婷还说当年在给孙玉柱办入职手续的时候,孙玉柱签的名字十分漂亮。

  这个记账本上的铅笔字也很规整,但是大部分字迹因为受潮的缘故已经模糊不清了,但记账本的中间部分仍然可以看到一些交易记录。

  2013年2月12日,刘壮空水瓶128个,13元。

  2013年2月13日,李天废纸3斤,2.1元。

  直觉告诉张山,这个记账本很有可能会成为本案的关键所在,上面提供的信息极有可能藏有引导本案侦破的线索!可是这记账本在一个小破房里面放了四年,这房子本身就透风,甚至还漏雨,在发现记账本的时候记账本还是潮乎乎的,上面的字迹更是模糊不清,甚至一整本记账本,只有那么几行依稀可以辨认的字迹,这给案件的侦破工作再次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他觉得,当时孙玉柱正在吃完饭,并且时间已经不早了,能够把孙玉柱叫出去的人肯定不是朋友——因为孙玉柱没有朋友,根据他的社交关系网排查,只有可能是曾经的主顾。

  孙玉柱这人平时有个习惯,就是好写字,做事儿细致。他本身就内向,愿意把一些东西写在书本上,这让虽然教育水平并不高的他却写了一手十分漂亮的字。而且因为他细致,所以有一个记账的习惯,哪天收废品收了多少钱,赚了多少钱,甚至生活开销花了多少钱都会记录在本上对账。

  法医尝试了各种办法,都没有办法把记账本受潮的部分还原,便摇头道:“找找技术队看看吧,这个难度实在太高了。”

  于是张山又找到了技术队值班的小周,问他又没有办法把这个笔记本复原?

  小周带上手套,小心翼翼的翻着笔记本的每一个页码,边翻动边摇头道:“不好意思张山,这个根据我们队现有的技术无法还原,因为这个本受潮太严重了,如果上面的字体是用碳素笔、中性笔一类书写的或许还可以试一试,但是用铅笔写的就比较麻烦了,因为铅笔的成字方式是摩擦,在笔尖和书面的摩擦当中会有粉末从笔芯脱落下来,而书面上有很多微小的小孔,无数的粉末掉落在小孔中就成了文字。而碳素笔的成字方式是利用摩擦把笔芯当中的油性液体注入纸张内部,因为是液体的缘故会很容易的渗透到纸张的纤维当中。二者的区别是,铅笔的粉末只附着在纸张的表面,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粉末会伴随着移动、风吹日晒甚至受潮等因素脱离纸面,导致文字越来月浅。而碳素笔却因为深入了纸张的内部纤维,并不会出现很严重的脱墨迹象。”

  这让张山犯了难,道:“那这该怎么办?这可是这个案子里面最重要的证据了。”

  技术队的小周提议道:“要不然找物证鉴定中心试试?他们那边的技术比我们队里要高。”

  “也只能这样了。”

  就这样,他又连夜联系了物证鉴定中心的值班人员,第一时间把这个记账本送交到了物证鉴定中心,并且嘱托道这个证据很关键,请无论如何也要把它复原,而且速度越快越好。

  物证鉴定中心的人经常跟张山打交道,这一来二去也就熟悉了,道:“山子啊,这个包票我可不敢给你打。你这物证上的字是铅笔写的,铅笔的字迹用橡皮都可以擦掉,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张山现学现卖道:“因为成字形式,铅笔是把粉末附着在纸张表面,并没有渗透到纸张内部,只要找到一些吸附力大的材质都可以把铅笔的字迹擦掉,哪怕是用橡胶都行。”

  物证鉴定中心的小王抬了抬眼镜,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张山,“行啊,这你也懂?”

  “现学现卖,技术队的小周刚跟我说完的。”张山也不瞒着他。

  “你明白就行,想必小周已经把里面的问题跟你详细的解释了,说实话,我们物证鉴定中心的仪器确实先进,但是你也别把我们当成神仙,我们的仪器也先进不到什么地步,况且这个物证保存的实在是太……我只能说给你尽力,而且不能保证时效。”

  “你说吧,大概需要几天?”

  “这个……”小王面露难色,小心翼翼的翻动着笔记本,发现总共有100多页,便道:“这100多页要逐张鉴定成像,就算能够成功的话也不会低于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我估计,就算有一个月也不见得鉴定的出来。”

  张山下巴都快掉到小周的办公桌上了,惊声道:“一个月?大哥,你别开玩笑了,这么重要的案子,一个月才能把物证鉴定出来,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啊!”

  小周撇着嘴唇,用鼻子深深的往外叹口气,表示无能为力道:“一个月还只是最保守的估计,一个月之后这个物证都不见得可以鉴定出来,因为物证保存的太不完整,上面的石墨都已经散了,要把这些散落的到处都是的石墨完整的还原技术难度实在太高,一个月之后恐怕也不能完整的复原。”

  “你说实话,你有多大把握?”张山也不想跟他废话了,这一套说辞他今天已经听了第三遍了。

  “这个……”小王又看了一眼桌面上的记账本,伸出一个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