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节(1 / 2)





  邵瑜出了书斋,便径直去了县学,如今邵家的情况,恐怕也不能继续支持他在县学里读书,他想要将县学里的东西收拾一下带回去。

  “邵兄,你可让我好找。”

  这人不是旁人,正是原身的好友:郑潭,既是那个“好心”帮原身结一门好亲的人,也是那个日后威胁他的人。

  “郑兄。”邵瑜朝他拱了拱手,又见郑潭身后跟了一堆县学里的同窗,便直接开口道:“我原也是要找郑兄说事的。”

  邵瑜别的没有,就是嘴快:“郑兄先前说要帮我家侄女结一门好亲,因着你我相交莫逆之故,我十分信赖郑兄,未曾想郑兄竟然这般待我!”

  邵瑜不待郑潭反驳,立马噼里啪啦,快速而又清晰的说道:“郑兄那个表兄,分明是耳顺之年,却要与我的侄女结亲,郑兄也未曾明言,你这表兄已经克死了五房妻室,郑兄言辞含糊,令我以为这是一门好亲,险些酿成大错,害了我侄女一生!”

  “分明是你想要凑赶考路费,我这才帮你寻了这门亲事,足足五十两的聘礼,你当时也十分心动。”郑潭话刚说完,他身后那些同窗看向邵瑜的目光便带了些许怀疑。

  邵瑜又道:“我是想凑路费不假,但我想给侄女寻一门好亲,让她日后无忧,推侄女进火坑这种事,我做不到,如今我也想明白了,我家中虽贫,但也做不出这样的事情,若是囊中无银,这次乡试不参加便是。”

  郑潭也想不明白,怎么邵瑜前后变化那么快,明明之前还是一副对侄女毫不关心的模样,如今又冒出这么大的火气,好像自己是什么绝世好叔叔一般,这样一来,倒弄得他自己枉做小人了。

  郑潭察觉道,身边的同窗看自己的神情似乎都不太对了。

  邵瑜义正言辞的说道:“我知道你跟那位表兄关系甚好,他也一直在资助你读书,但我们邵家疼姑娘,纵然秦家有三百亩良田,嫁过去就能当家,我们也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郑兄,这就是你的不对了,那秦地主钱再多,那么大年纪,姑娘嫁过去,日子还有什么盼头,况且这还是克妻之人,这不是一心坑害姑娘家吗?”开口说话的同窗神情中满是不赞同。

  郑潭眼见场面颠倒过来了,他今天本想借着这么多同窗都在的机会,向邵瑜兴师问罪,让旁人知道邵瑜是个背信弃义之人,没想到竟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他心下暗惊,往日里邵瑜也不是多么善言辞的一个人,今日这一番诘问下来,倒让他一时无法反驳,郑潭越想越觉得邵瑜往日里都是装的,此时这样做,就是为了踩着自己扬名。

  他心中越想越多,就连邵瑜要结亲换聘礼,都是心机深沉的下套之举。

  邵瑜也不耐烦跟郑潭虚与委蛇,直接道:“诸位今日再此也做个见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邵某虽身无分文,但宁可沿街乞讨,也不做卖侄女这等亏心之事,经了此事,邵某只觉得往日都看错了人,郑兄,今日你我恩断义绝,往后再也莫提交情了。”

  郑潭一时还没想明白,怎么突然就闹到要绝交的地步,赶忙道:“邵兄,邵兄,有话好好说,此事是我不对,我向你赔礼道歉,不要再提这样伤感情的话了。”

  邵瑜却不给他机会,冷着脸道:“郑兄不必再说了,你明明知道,我这个人最看重家人,大哥大嫂待我恩重如山,你却这般害我侄女,险些令大哥与我反目,其心可诛!”

  邵瑜这话一出,周围原本还有心相劝的书生立马止住了心思,他们心下想着,若是这门亲事真的结成了,最后导致邵瑜侄女生活不幸,恐怕结果真如邵瑜所说,最终兄弟反目。

  更有心思浅的书生,觉得郑潭心思恶毒,不免当场就离他远了几步。

  郑潭有心反驳,偏偏邵瑜此时一脸气愤的模样,外加那些斩钉截铁的话,实在太有说服力,他先前意图结亲又是铁证如山,一时竟然无法反驳。

  “邵兄,不就是银子吗,我知你一心向学,你若家中实在无银,我可以先支援你一些,不需要你卖侄女,只要言语一声便可!”

  县学里一个有些肥胖的书生开口说道。

  这书生名唤张金伦,他身上只有一个童生功名,但家中行商,十分富庶。

  也正是因着他家中行商之故,他在县衙里颇受了一些学子排挤,属于边缘人士,此时仗义开口,本就存了卖好之心。

  邵瑜也没让他失望,拱手朝他一谢,开口道:“张兄好意,我却不能失礼,我确实有意参加此次乡试,也确实囊中羞涩,便也不与张兄客气,还请诸位同窗做个见证,我想写下借据,商定还款期限与利息。”

  张金伦原本都打算这钱打水漂了,没曾想邵瑜这般郑重,显然是打算还钱,这样一来他倒对邵瑜多了几分好感。

  “邵兄真乃君子之风。”。

  同窗们夸赞完邵瑜,顺便还要隐晦的看一眼郑潭。

  郑潭心下暗恨,暗道自己此次乡试,一定要将邵瑜恶狠狠的踩在脚下,不然如何报今日之仇。

  邵瑜怀里揣着银子,背上又带着不少东西,路过一处宅院的时候,恰巧看到方慧娘被一个三十虽左右的妇人推了出来,一篮子青菜也被直接扔了出去,青菜散落了一地。

  说是推,实际与“赶”无异。

  第3章 农门状元(三)

  “大姑娘,你如今是秀才娘子了,家里还要仰仗你呢,怎么能反过来拖累家里呢,你出去看看,哪家的姑娘嫁人了不是帮扶娘家,你倒好,反过来想寻娘家的好处贴补夫家。”那妇人说完,方慧娘羞的低下了头。

  妇人插着腰大声说道:“你爹将你嫁给邵家,可不是指望你回来要银子的,你孩子都生了,也该懂点事了。”

  两人这一番拉扯,已经有不少人围着指指点点了。

  方慧娘木讷,半分不敢言语。

  妇人见她这般,神情更是得意,抬眼看见路过的邵瑜,斜眼说道:“哟,邵秀才也来了,好好的秀才公,也要吃娘子家的软饭吗?”

  正蹲在地上拾起青菜的方慧娘顿了顿,怯怯抬头,望向邵瑜:“相……相公。”

  邵瑜朝着那妇人看了一眼,喊道:“岳母。”

  那妇人是方慧娘的继母张氏,方慧娘生母难产而亡,方父便续娶了张氏,张氏过门一年便生下一对龙凤胎,又过两年再生一女,方父本就失望于方慧娘不是个男孩,有了小儿女之后,方父就更不在意方慧娘了,待方慧娘长到十八岁,听了张氏的瞎话,随意的将她嫁给了邵瑜。

  邵瑜考上秀才的时候,结亲的人踏破了邵家的门槛,但原身那时候心气高,一心想在中举后迎娶官家小姐,哪知几番中举不成反倒蹉跎了下来,而后眼见他年纪越大,邵大郎夫妇又迟迟生不出孙子来,邵家二老这才着急了。

  只是邵瑜几番中举,大多因身体不适而不成,传来传去倒传成邵瑜是个病秧子,这么一来,稍微好一点的人家都不愿意跟邵家结亲。

  而方慧娘的继母显然不是个好心的,方父本不想跟邵家结亲,但张氏一番舌灿莲花,以邵瑜年少便考中秀才,日后定然大有作为,方慧娘年纪大了不好寻人家为理由,说动了方父,这才结了亲事。

  原身成亲后,方父对他热切了一阵,而后张氏又一番挑拨,将原身是个病秧子的事告诉方父,方父便冷了下来,只当自己白送了一个女儿,对于原身也越加敷衍,原身几番上门借银子,都被方父寻了理由避而不见,久而久之,邵家也就明白了方家的意思。

  邵瑜略一思索,便明白了眼前这一幕,他上前扶起方慧娘,朝着张氏道:“岳母不喜这些小菜,随手送人便是,何必丢弃,我娘子虽非岳母亲生,但她总归叫了您这么多年娘,您不愿意借银子直说便是,何必这般折辱她?”

  “原来不是亲生的啊,难怪这么凶……”围观人中有妇人低声说道。

  张氏见形势逆转,立马开口说道:“大家评评理,哪有出嫁的姑娘,张口回娘家开口借三十两银子,这是要掏空娘家的家底填补婆家的漏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