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宋小饭馆第143节(1 / 2)





  虽然如果真的战火纷起,跑到哪里都一样,但她宁愿到山里当个野人,也不想哪一日起来后发现自家儿媳女儿孙女什么的都被抓了呀!

  毕竟别的王朝灭亡,那老百姓躲一躲,该咋过日子就还咋过日子,毕竟开封府是京都,敌人总不可能抢个空壳子。

  可是这俩傻缺不一样啊!

  名将在手,人家硬是不叫打,非得用女人去求和!还他妈老婆孩子宗室女眷甚至京都的女人都没放过!

  这些女人被送到金人手里,大部分都是当做妓/女!

  这特么谁受得了!

  可是历史没学好的人就是如此头秃,想了半天都没想起来。

  只能晚上等许秋石回来,抓着他就问:“你有没有听到过什么小道消息,像是金人安不安分之类的?”

  许秋石有些莫名奇妙:“金人是什么人?金子做的人?这还能不安分?”

  那就真是成仙了。

  乔妹儿:“……”

  妈的,为难历史苦手有什么意思!

  “那就是……有没有其他国家对咱们大宋图谋不轨?”

  许秋石想了想:“好似没有?如今西夏的皇帝对我大宋似又有了亲近之意?便是契丹,也未有不轨的举动。”

  当然,心里怎么想的就不知道了,最起码行动上是暂时没有的。

  “你问这些做什么?”

  乔妹儿忧心忡忡的:“我就是觉得咱们如今这日子过得挺好的,怕如此富庶的大宋招人惦记。”

  事实上,也确实遭人惦记。

  许秋石有些好笑,抱了抱她:“担心这个作甚?朝中有名将,官家又很是圣明,担忧这个没必要。”

  乔妹儿嘟了嘟嘴:“那万一子孙后代比较扶不起来呢?”历史的惨痛经验告诉我们,有些人,那是手拿天团配置都糊不起来的。

  当然,她还知道说这话时要小声的。

  许秋石:“……不会的罢?”

  皇室教育那是最拔尖儿的,要是这样都能……额,扶不起来,那他们这些普通人又会如何?

  “甚么如何不如何的,嫂嫂,你别累着,放着我来。”许巧娘听了一上午的“忧国忧民忧己”了,在瞧了一眼小侄子之后,道:“您别想太多,真到了那时候,咱们都多大年纪了?”

  俩人说话的时候开着门,这不,在食铺没找到许巧娘的赵晚,就这么瞎溜达,溜达了过来。

  一听这对话,瞬间躲了起来,脸上有些纠结,而后直接走。

  “殿下,您不进去啦?”

  赵晚神色坚毅:“不了,我要回去读书习武!”

  怎么也不能叫人家觉得自己很可能是那个“糊不起来”的呀!

  作者有话要说:  我去写第二更!

  第130章 二更/冬瓜老鸭汤

  屋内的姑嫂二人可不知道还有这一出。

  俩人一起收拾了家里,乔妹儿就道:“你这样来回也不是法子,我最近没什么精神,你跟腊八商量商量,再招个人。”

  招人?

  明白挣钱有多难的许巧娘瞬间睁大了眼睛,忙道:“嫂嫂我忙得过来的!”

  她今年都十七了,力气越来越大,什么活儿都能干,招人多浪费钱!

  瞧你这话说的,乔妹儿剥了一个橘子塞给她,将橘子皮放在一边的竹席上,“咱们挣钱不就是为了要自己过得舒坦一些?这要是为了挣钱就把人往死里累,那钱守着做什么?”

  趁着她今日在家能看顾着孩子一些,乔妹儿扭了扭手腕儿,“我去做些吃的,好些日子没做,怕手艺退了。”

  “嫂嫂要做甚么?”

  许巧娘将装了她侄儿的大篮子拎到屋檐下,又用纱帐细细的盖了,留了一些缝放在手边看着,手里则是做着孩子的虎头鞋。

  “想炖个老鸭汤,再有炒个香椿。”乔妹儿出来倒水的时候,看到她手里的东西,皱了眉,“这些细致的少做一些,你一个大姑娘,可别早早的把眼睛给熬坏了。”

  许巧娘侧头咬断了手中的线:“已经做好了,我侄儿这双小脚,可不能少了姑姑亲自做的虎头鞋。”

  乔妹儿笑着摇了摇头,将外头买的处理干净的老鸭剁成块儿,又入锅焯去血水,之后再重新起锅爆香调味料,而后放入鸭肉一同翻炒。之后的步骤便与那熬鸡汤一样,黄酒入锅加上水,盖盖焖上便成了,等快要出锅的时候再加上一些冬瓜片,那滋味,是极鲜的。

  这边不用管,她又搬了小杌子坐在许巧娘的身边,看一眼儿子,挑一把香椿,“都这个时辰了,也别往铺子去了,待会儿与我在家一道用午食。今儿用这香椿炒鸡子,鲜嫩可口,且这东西也就这个时节才能吃上一些,回头你去了,叫蒋大郎多买上一些,咱们每日都要有时令菜,吃得就是这个鲜。”

  确实想吃这个鲜。

  所以赵晚用功的半路上又折了回来,去了首饰铺子,直接财大气粗的买了一个粗壮的金项圈:“嫂嫂!”

  他的称呼有些随意,在外头一般都称呼乔娘子,若是上门了,则是大哥嫂嫂的叫,一点都不见外。

  乔妹儿见是他来了,虽有诧异,但也没有不欢迎,只是上前将门给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