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五十年代结婚日记第43节(1 / 2)





  可能杨舒也不是经常进厨房,有时候拿不准还要问苏榆:“小榆,这个鸡要怎么炖,直接放砂锅里就行吗?”

  “对,放点葱和姜一起,小火慢炖。”苏榆抱着女儿轻轻晃着。

  过了一会,又见她跑过来问:“什么时候放盐,要不要放点其他调料?”

  “快好的时候再放,只放盐就行。”苏榆斟酌一下道,她也不常做饭。

  “盐放多少?”

  “少许——”严谨一点讲:“5克。”

  果然杨舒秒懂,再之后两人嘴里的常用词就是“面条切5毫米宽”,“油放10克”,“葱段切3厘米”……

  俩人虽然厨艺不咋地,但态度相当严谨。

  第54章 婚后三六

  韩尚下班后回到家, 他妈已经把菜都洗好切好,豆角个个一般长,韩尚也是经常拿尺子画图的人, 瞧着跟量过似的都是1.5公分。

  还有餐桌上中午吃剩的土豆丝,每根都是一般细,摆盘也很精致, 绿的青椒白的土豆泾渭分明,像是等待检验的士兵,排列整齐划一。

  韩尚不由挑眉,对他妈和苏榆的居家生活充满好奇。

  苏榆在月子里没怎么胖,在经过一阵手忙脚乱的带娃初体验后, 总算摸清楚这孩子的秉性后, 才算步入正轨。

  夜里孩子要喂三次奶,苏榆还好白天能补会觉,韩尚却是要跟着醒好几回,有时候孩子醒了不肯睡,吃了奶他还要抱着晃一会。

  杨舒说要不她来陪着孩子睡,韩尚没同意, 累是累点但甘之如饴。

  “今天军区的小王来了, 王阿姨让他给孩子捎带了几件衣服, 说是这周末要来家里看看你。”吃过饭, 韩尚给小奶娃洗澡, 苏榆站在一旁指导,把孩子放在专属的澡盆里,一只手托着头和,一只手拿帕子轻轻擦身上。

  苏榆:“那你早上去买几个猪脚和黄豆,做个黄豆炖猪脚, 我记得英子爱吃,不知道会不会一起跟着来。”

  韩尚拿干净的棉布巾把孩子包起来,抱到床上她的小毯子上。

  湿漉漉的头发几下就能擦干,小胳膊小短腿也不老实,胡乱的挥舞与踢蹬,白嫩的胳膊上肉嘟嘟的,像藕节一样。

  把小奶娃哄睡着夫妻俩才有点共处时间,韩尚脱掉衣服去洗澡,出来时腰间裹着浴巾,胡子倒是刮得干干净净,边擦头发边从柜子里翻出他的睡衣换上,浑身肌肉紧实,动作随意又自然。

  苏榆却是看的直皱眉头,像是有些不解的问:“韩尚你最近是不是胖了?”

  韩尚:?

  “何出此言?”

  “感觉你脸好大啊。”苏榆微微有些抱怨的语气。

  韩尚摸了摸脸,确定跟一个月前没什么差别,不明白她为何这样觉得。

  常听马超群抱怨,说自打有了儿子,老婆眼里心里都是孩子,还经常嫌弃他粗手粗脚把孩子惹哭,家庭地位一落千丈,那语气酸的让韩尚颇为不齿。

  徐青启向来是能藏住事的,不经意间也常流露出在家里地位下降的事实,韩尚今晚被她突然这么一问,心里不禁敲响了警钟,这就已经开始看他不顺眼了?

  默默观察了几天,韩尚旁敲侧击的打听其他人,有没有被老婆嫌弃过脸大。

  得到的答案竟然是都有过相同或者相似的经历。

  “老韩你也被小苏嫌弃了?我就说嘛,咱兄弟几个结婚都是一起结的,生娃也是前后脚,怎么可能就我们被嫌弃的不行,你还跟个香饽饽似的。”

  马超群拍了拍韩尚的肩膀,一阵挤眉弄眼:“想不想知道怎么重振雄风,今晚整二两小酒,听哥跟你细细道来。”

  韩尚狐疑的看着他,怀疑这话的水分,还重振雄风?宁愿回家逗女儿。

  “完了,老韩,你的灵魂已经被老婆孩子所奴役……”马超群痛心疾首。

  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儿,韩尚摆摆手直接下班回家。

  直到苏榆出了月子这一天,难得杨舒回来,说去照张相吧,正好给孩子拍张满月照。

  等照片出来,苏榆多洗了几张,特地买了相框装在里面,办公桌上放一张,家属院放一张,市里的床头放一张。

  小林看着照片中被几个大人环绕的小朋友:“感觉长的像韩尚多一些,只嘴巴像你。”

  苏榆也发现了,这孩子眉眼和鼻子包括脸型都是像韩尚多过自己,瞧着英气十足,不知道长大后会不会变。

  “月子里天天盯着孩子,感觉世界都变小了,刚开始我还纳闷韩尚最近看着脸比以前胖了许多,后来有回抱着孩子照镜子,发现我自己脸也大了许多,这才发现参照物选错了,和这个小家伙比,脸可不就大嘛。”苏榆哭笑不得,一睁眼就是孩子,脑子有时候都转不过弯。

  韩尚中间回办公室拿个资料,刚好听到这话,这才给大家破了案,女人的思想里一旦掺杂了孩子,真是什么古怪的想法都能冒出来。

  自打苏榆出了月子,一家人搬回了家属院里住,苏榆和杨舒孩子睡床,韩尚打地铺,好在现在天还不太冷,杨舒也住不了太久。

  苏榆开始正常上班,孩子在家跟着杨舒,中间回去喂两次奶,适应了几天,杨舒一个人带孩子倒还算能忙活开。

  洗衣机的研究最近有了点进展,甩干桶成功做成了电动的,这一部分因为有之前苏榆手动的打底,比较好出成果,只要电机功率达到就行,不然转速带不动,甩干效果要大打折扣。

  甩干桶做出来,周教授做主给苏榆家送了一台,材料都是几人私底下掏腰包买的,孩子的尿布在里面过一遍,拿出来晒一会就能干。

  “小榆这心思就是巧妙,说起来原理大家都懂,但就是没人想起来做这个,不得不说,这孩子有那么一股子灵气。”杨舒跟韩尚的爸爸打电话时,夸儿媳妇夸了不止一次。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听着很有磁性,“你什么时候回来,这边事情挺多的,来的时候把孙女的照片给我带一张。”

  “知道知道,再帮他们看顾一段时间,最好等孩子满了百日。”杨舒不耐烦道,刚跟孙女亲香了一段时日,这老家伙又催人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