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节(1 / 2)





  作为楼中唯一的“文化人”,娇杏藏私已不是一日两日,且因此很是自命不凡,常与姐妹们闹出纷争。

  娇杏被噎得倒吸口气,又抹不开面子,只得淡声道:“姐姐说的有理。不过碧烟妹妹,你怎得这么晚才将东西交出来?若是早上一刻,咱们也能早些改进不是。”

  “我因忙着抄书,并不像其他姐妹般有空闲为妈妈置办寿礼,所以无可奈何之下,才厚着脸皮拿这册子充数。”

  说罢抱拳团团一揖,将忍辱负重的模样做到十足。

  “哪里是你的错呢。”

  “原是我们不明所以就怪罪你。”

  姑娘们俱都侧身避过,没人愿受这个礼。她们虽只粗通文字,但也知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道理,两人的对台戏,众人皆心知肚明。

  见刘拂伤怀,想起她屋中没日没夜点着的蜡烛,胸中义愤多化作可怜,剩下的不满,全从针对刘拂变成针对娇杏。

  双拳难敌四手,娇杏嘴皮子再如何顺溜,也抵不过这么多人的你一言我一语。

  难得众人共聚一堂,又挑破往日隐忧,正正好的气氛不该浪费在娇杏身上。

  刘拂与春海棠交换个眼神,点了点头。

  “你们就是这样给我贺寿的?”春海棠击了击掌,打断姑娘们的争闹,“还一个个嫌妈妈我偏心碧烟,你们看看自己,可有一个比她贴心的?”

  春海棠再是和善,也是一楼鸨母,威严极重。她此时似笑非笑模样,看着很是让人心惊胆战。

  姑娘们立时安静下来,垂眉低首,乖巧听训。

  “碧烟的法子我之前就粗略听过,很是可行,刚好就趁这个机会,让她细细讲与你们听。”

  刘拂又是一揖,褪去方才的楚楚可怜,朗声将与春海棠筹备已久的改革计划一一道来。

  谁都没察觉,娇杏眼中一闪而过的晦涩。

  ***

  在将菜谱交给春海棠后,刘拂并没有撒手不管。反倒有空就潜进厨下,跟饶翠楼的厨子们探讨新菜色,顺便吃个肚满。

  她如抽条似的长高许多,之前因瘦弱被掩藏的仙姿佚貌再无从遮盖。春海棠常笑她,以她如今变化之大,就算那刘秀才回来赎女儿,只怕也认不出亲生闺女。

  可改变最大的并不是她,而是饶翠楼。

  有刘拂从旁辅助,陈妈等人的手艺可谓日进千里。

  玉盘配珍馐,再加上刘拂胡编的典故轶事,不过小半年时间,饶翠楼“天香宴”的名头已响遍金陵城。

  让刘拂与春海棠哭笑不得的是,贵人中的老饕竟多过恩客。

  若非身在贱籍无法自赎,整楼的姑娘没个靠山,便是入了良籍也是待宰的羔羊,已赚得盆满钵满的春海棠几乎要将饶翠楼改成酒楼。

  到了后来,春海棠忍不住心软,将姑娘们的身价银子一提再提,且用心教养使花儿开得愈发娇艳,倒使得饶翠楼渐渐在欢场上也闯出些名头。

  人本就是这样,越是难以得到的,越是趋之若鹜。

  在进士回乡祭祖时,本以为高攀不上的庶吉士们结伴而来,甚至在食指大动下更为天香宴题诗留念。

  春海棠捧着探花真迹,激动得不能自己。刘拂在旁饮茶,神色平淡。

  刚刚送走的那批贵客,她一个都不认识,只因没一个寿终正寝,全死在她出生之前。

  他们具是寒门士子,哪怕一朝跃了龙门成为天子门生,因朝中无人很难看清局势,极易被当做踏脚石早早夭折。

  而他们虽在进士及第后得赏琼林宴,吃到的也不过是三等的席面,冷冰冰的只有面上好看的宫廷菜肴,自然比不得热腾腾的侯府家宴。

  普通的臣子,可能终其一生,也没机会在宫中吃到口热乎饭。

  想起圣上宫中的御膳,刘拂舔了舔唇:“姐姐快去寻人将这诗文裱起来,高高挂在台前,也算是咱们找到东家前的一点倚靠。”

  “其实我一直好奇……”春海棠愣了愣,藏起眼中犹豫,笑问她,“刘秀才屡试不第,不过区区腐儒,是怎么教出你这么个晶莹剔透的姑娘的?”

  刘拂大手一挥,随口道:“许是因为他一辈子的福气,都用在生我这个生而知之的女儿身上了。”

  春海棠大笑出声,抬手拿帕子拭着眼角沁出的泪花。

  她笑声未落,就被刘拂扯走了帕子,露出红成一片的眼眶。

  “姐姐,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刘拂笑笑,替她拭泪,“你别忘了,我是个有天大福气的人。”

  “贪多嚼不烂,骄儿那边,就先缓缓吧。”

  作者有话要说:  海棠姐姐:死丫头!作揖作揖作揖!你的礼仪规矩呢!吃吃吃!还吃!老娘在教训你呢!

  第12章 怜惜

  在天香宴声名鹊起后,紧接着让饶翠楼名声大噪的,是一位国色佳人。

  新科进士们动身回京前,春海棠以天香宴推陈出新为名,借势邀请一众风雅熟客,将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的碧烟姑娘推至众人眼前。

  卖艺不卖身的少女如雨中新荷,清新雅致下带着一股与年纪不相符的大气洒脱。

  不论是诗词答对琴箫呼应,还是地方人情风俗典故,都信手拈来。

  春妈妈这次邀人经过了仔细的筛选,多是弱冠之龄到三十出头的年纪,不是极有名声的花间客,就是很有见识的实在人。

  且个个都出身非凡,不论家世或者家底,都在金山银山堆起的金陵城中很有些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