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节(1 / 2)





  刘拂指指酒桌:“梅酒凉后另有一番风味,大家不若试试酒后作诗,说不定能有醍醐灌顶之效。”

  三句话不离谢家梅酒,可见是真的醉了。

  良言常被人误。刘拂摇头叹气,直接指定人选:“蒋少……蒋兄,不如试试?”

  少年眸光潋滟,带着使人信服的力量。

  蒋存素不擅长诗文,本不欲参加咏梅赋诗一事,在少年的注视下也不忍拒绝,只笑道:“我且一试。”

  当他举起杯盏欲饮时,又被刘拂打断。

  “刘兄?”

  刘拂拍了拍刚送来的酒坛:“若是蒋兄,得满饮一坛才够。”

  不等蒋存说话,方奇然已笑道:“蒋兄莫要推拒,刘兄说的极对。”

  他们二人自幼相熟,方奇然对蒋存脾性与酒量都知之甚详,他虽不知刘拂是如何知道,但那少年说得确实没错。

  蒋存其人,平时寡淡少言,可一旦醉酒,便会显露出另一面。

  至于刘拂是如何知道的……

  见蒋存被方奇然拖去饮酒,正被徐思年捏着脖子喝茶解酒的刘拂咬着杯沿轻笑。

  蒋少将军遗世的两篇大作,全是酒后所写。她篇篇倒背如流,又怎会不知其中关窍?

  众人看过热闹,自去研墨不提。另有几个见刘拂信誓旦旦,便真听了她的建议,去试着以酒助诗兴。

  谢显笑道:“阿拂放心,待今日宴后,我定命人再送十坛去你府上。”

  刘拂大笑应好,吃人嘴短,看向谢显的目光都柔和许多:“好二哥,十坛可不够喝。”

  被徐思年死盯着的谢显摸摸鼻子:“酒大伤身,等你再大些,不论天涯海角,二哥都送酒与你。”

  想起谢显早夭一事,刘拂心中喜意也淡了许多。她握着谢显的手,言辞切切:“哪怕为了小弟,二哥也要多多保重自身。”

  谢显微愣,点头笑道:“我看是为了你的口舌才对。”

  “你管为了什么呢。”刘拂正色道,“秋闱燥热不提,春闱在数九寒冬,且要在号中连考多日,二哥这身狐狸皮大氅,可是带不进去的。”

  徐思年眸光微闪,也帮腔相劝。

  在蒋存涨红了脸庞,兴致勃勃诗兴正浓时,刘拂觑到忐忑不安偷眼打量蒋存的张秀才,突然想起一事。

  若猜得没错,张智此行豁出脸面不要,就是为了找到契机接近蒋存,毛遂自荐做少将军的门人。

  西北苦寒,能有个善农事的门客,对他二人说不得都是好事。

  刘拂袖手拢在胸前,四处溜达。

  当路过张秀才时,她故意靠近一些,轻声道:“张兄,‘横枝’一词蒋兄已用了。”

  张秀才被身后而来的声音惊了一跳,在纸上画了个大大的墨点。

  “你怎知旁人用的何字?”张智顿了顿,不甘不愿地问道,“你可当真?”

  他皱眉苦思,实在想不起刘拂方才有没有从蒋公子身后走过。

  刘拂耸肩:“爱信不信。”她轻笑道,“你放心,我之前虽有让你做绿叶的心,但此时早已不需要了。”

  与李迅相比,这勤于农桑的张秀才可爱多了。

  见刘拂笑得森冷,张秀才不发一言,另扯张宣纸提笔而书。刘拂也不管他是否避开了‘横枝’二字,自顾自走开。

  实话讲,除了那两篇足以传世的大作外,少将军其余诗赋都极一般。用词极富套路,咏梅必用横枝,咏菊必用黄华,咏雪必用絮絮,而他难得的赠美人之作,也全用了芙蓉。

  可见蒋存在诗词一道上,委实不怎么开窍。

  想起刚刚一不小心看到的,徐思年废弃的诗稿,不长于情爱的刘拂暗叹口气,难得有些苦恼。

  幸而不识桃并柳,却被梅花累十年。

  笔记缭乱,可见徐思年写下这两句时,有多心绪不宁。

  唯恐多情负深情。何况她从不是多情之人。

  ***

  所有诗稿都交到刘拂手上时,已是一个时辰之后。

  她理好纸张,先背着众人打乱顺序,列了个名录排序,才开始一张张誊写起来。

  与方才随意挥毫不同,此时的刘拂一笔一划都写的工整清晰,大小均匀疏落有致,字迹整洁纸面干净。

  作为评判的小宋先生行至她身边,随手取了一张。

  一众欲争得风头,好在拜师一事上抢占先机的书生,此时都紧张起来。

  “卷面若此,已可在考官处争得个好印象了。”

  他们就知道,今日最大的风头,早已不在。

  刘拂笑道:“多谢先生夸奖。”

  秋闱不比春闱,虽然也要封住考生姓名,但不必另找人誊抄。是以卷面整洁与字迹优劣,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