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93章委屈的大明!(1 / 2)





  朱棣沉默不语。

  人手紧缺的问题可以慢慢解决,实在不行,打下的疆域出点小问题也是能容忍的,只要大明本土不乱,朱棣都能接受。

  可教育改革一旦施行,按照黄昏的说辞,到时候大明会多数百万、上千万的读书人,你让老子如何安置这些读书人?

  光是廪粮就能把国库吃光。

  哪个朝代,就算是最富裕的大宋也养不起这么多读书人。

  关键是这么多读书人后,全国各地会形成多少的士族,等大明国祚百年之后,你说这大明是士族的江山,还是我老朱家的江山?

  那么庞大的士族,就算是朱棣自己,都没把握能收拾得了这个局面。

  黄昏知道朱棣的担心。

  这个没办法。

  强牺 tianlaixsw.com 读牺。思维局限住了,在朱棣心中,读书人考了秀才就是要吃廪粮的——却不知道,一旦教育改革施行之后,就会取消廪粮的传统政策。

  不过这个改革确实是要动国家根本的举措,阻力之大将是不可想象的,教育改革的敌人不会是朱棣,而是整个天下的士族和读书人中的既得利益者。

  黄昏也没打算今天就说服朱棣。

  得慢慢来。

  咳嗽一声,道:“中南半岛,澜沧、吴哥、占城和大城四国联盟大概还有多久成型,咱们的几十万大军都跑那边去了,时间拖得越久,咱们消耗的钱粮就越多。”

  虽然有钱,但也不是这么花的。

  还是要速战速决。

  朱棣若有所思,“钱粮还能支持一段时间,加上有你时代商行提供的方便面,粮草方面不会存在问题,朕也想速战速决,可问题在于澜沧那几个人实在是太弱了。”

  摩诃黛维还行。

  已经说服了占城,不过占城那边反馈过来的信息,是占城国王虽然同意结盟,但他要看吴哥和大城,如果这两个国家也同意,占城就会出兵。

  可以理解占城国王的顾忌。

  也就是说,桑森泰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出使三个国家,只有摩诃黛维暂时达成了目的,桑森泰的大儿子拉坎登和二儿子孔坎就是吃干饭的蠢才!

  要促成吴哥和大城参与结盟的决心,还得剑走偏锋。

  大明……也是为敌人操碎了心。

  真是够委屈的。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大明王师竟然需要留在敌人的疆域之内,帮助敌人去找周边邻居结盟,然后等他们兵力汇聚起来再来一场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