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62章 提升能力

第862章 提升能力

李世民和和氏璧虽然断绝了联系,但这么长时间持有和氏璧,他早已经与和氏璧所散发出来的力量有一定的互相吸引力。

他在收到邢尧天消息的没多久,就立刻察觉到了和氏璧的异常反应,这是一直都没有过的。

不知道是直觉还是怎么样,他觉得这件事可能和邢尧天说的有关,于是立刻找到了没有多故意隐藏行踪的蓝伶那里,帮邢尧天解决了燃眉之急。

在蓝伶走之前,邢尧天又在她身上感觉到了这种气息,更加断定当时自己抛弃和氏璧的时候,和氏璧已经另觅主人,这人就是蓝伶。

其实李世民把和氏璧抛弃,是因为知道和氏璧不会随便选择主人,本来也没打算给蓝伶带来多少麻烦。可现在惊异的发现和氏璧居然能够接受蓝伶,这是李世民完全没想到的。于和氏璧相处这么久,李世民知道和氏璧那种隐隐作祟的野心,是绝对不会随便挑选普通人做主人的。

一直以来李世民培养蓝伶,都是在当作自己的工具使用。她的能力由于比自己要差,所以李世民倒是没怎么注意过蓝伶的表现。在他眼里,这个人其实并没有太过出彩的地方。只因为他知道另一个世界的故事,所以跟她互相之间交流的多了一些而已。所以也正是这个层面,李世民没怎么看得起蓝伶过。然而现在,李世民知道自己有多失败。

李世民下意识的有这么一个认为:由于蓝伶和邢尧天来自于同一个世界,而蓝伶不如邢尧天,所以蓝伶算普通人。

对李世民来说,从那个世界来的人,应该都是有邢尧天类似的水准才对。蓝伶这种的相对平庸一些,但确实也是有点用处。

这种表面上略带褒奖,实际上无比轻视的态度,让李世民犯下大错。以至于低估了蓝伶的能力,让无法再侵占李世民身体的和氏璧,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蓝伶的身体。

这件事要不要跟邢尧天说呢?

李世民略一踌躇,就对邢尧天吐露了一切。因为他知道,蓝伶绝对不会这么善罢甘休,如果接下来要一直算计邢尧天,而邢尧天却又低估了她的实力的话,那就真的糟糕了。

邢尧天听完一切之后,先是沉默了一会儿,忽然对李世民奇怪问道:“我有件事要问你,你老实告诉我。”

李世民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其实我一直对和氏璧能否提升人的能力而表示怀疑,她的武功其实本来就很厉害,这点你应该也很清楚。而且她的一些安排虽然恶毒,但也没看到多聪明的地方。所以我觉得,和氏璧能提升能力这件事,有点不合理。”

邢尧天提出自己的疑问之后,李世民立刻了解到了他的疑虑。

如果是普通人,还真不好回答邢尧天的问题。但李世民作为接触过和氏璧,又抛弃过和氏璧的人,应该是最懂这个宝物的人。

略微想了一下之后,李世民描述道:“怎么跟你说和氏璧呢,你可以把我们每个人的心理解成为一碗白水。而和氏璧的出现,等于在这晚白水上点了一滴辣椒油。这一滴辣椒油虽然能产生辣味,但辣味有限。可这辣椒油在水面展开之后,就会让整个水面染上红红的一片,看上去绝对比一滴辣椒油要触目惊心。明明还是那一滴,可后者却要更吓人,更恐怖。但你真的去喝这碗水呢?你可以尝到辣味,却不会因为这辣味产生什么影响。”

邢尧天微微一笑,对李世民道:“你这个比喻真不错。手持和氏璧的人,就如同点了辣椒油的白水,看上去恐怖,外表也触目惊心,而且在喝下去的时候还能感觉到辣味。可如果真的一口气喝下去,其实和喝白水差不多。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性格会被和氏璧污染得很严重,以至于他做出许多平时不会做出来的事情,让其看上去判若两人。但实际上这个人还是那个人,只是表面上蒙了一层辣椒油而已。只要有人把他当成白水一样没有顾忌的喝下去,这个人还是原来那个人。”

两人都是聪明人,其中的诀窍一点就通,也不用多说。

李世民继续道:“如果这件事很难处理的话,我可以帮你。不过我现在也有点自顾不暇了,我觉得我能帮到你的地方,就是能再找到她一次。所以下次见面,你们最好处理一切恩怨,否则她的存在,将会使下一个王伯当,会不断给你找到新麻烦。你现在要充当喝这碗水的人,忍着前期的丁点辣味,然后解决这件问题。”

邢尧天知道李世民不想在这件事上浪费太多时间,于是两人又简单敲定几个细节之后,话题立刻转移到了要救王薄的重要事件上。

王薄的事情说来也让人无奈,他并非是个老顽固,一些值得操作的地方,他也不会太死守什么规矩。

举例来说,很早很早以前,邢尧天的事情,其实就是被王薄安排进入了龙泉学堂。换句话说,这等于利用王悦华的身份优势,强行带着一个人去参加本来这个人考不上的学堂。这种事情真算起来的话,是不符合规矩的。虽然构不成什么罪责,但被议论起来的话,肯定也好说不好听。一些老顽固,比如邢尧天的父亲,如果站在和王薄一个立场上,他一定不会让这种落榜书生作为书童继续去上学堂。而王薄能想到这一点,而且主动促成,说明他对那些死规矩并不是完全遵守的,他也是懂得取舍一些事情的人。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这次也犯轴了,不为其他,就是因为王悦华的婚事。

其实王悦华在不久之前,就被当朝彪骑大将军尤臻的四儿子尤立冬看中。尤臻多次遣人提亲,甚至有好几次登门求亲,可谓诚意十足。但王悦华却一直不肯答应,王薄在心头也一直念叨着一个人,很想等这个人来娶自己的女儿过门,于是把这件事一拖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