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章 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1 / 2)

第24章 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

?文登的仓库里干净的什么都没有。

不,确切的说有一堆的久条。

前文登知县高千尺向文登以及文登附近几个县一共十二位地主老爷借了总计一万三千两白银,而且还是高利贷。算上利息现在得还十一万八千二百一十五两白银。

“高千尺,你果然不愧千尺之名啊!别人是地高三尺,你是能地高千尺啊,连高利贷都用上了啊!”

“来人!将犯官高千尺给我压入大牢!查抄其所有财物!”曾彻一声命令,陈有才就带着一队秀才兵闯进了县衙的后院进行了抄家活动。

这!文捕头在一边看得目瞪口呆!

这是什么情况,不是说好的友好的交接吗?

怎么眨眼间高县令就成了阶下囚了呢?交接都还没完呢,到底该听谁的呢?

“你敢!本官乃是朝廷敕封的县令,你曾彻有什么权利来逮捕我!哦!我知道啦,你是假的!你们是一伙土匪!文捕头你还不将这群匪徒给拿下!”

高县令不愧有一些急智。一声呼喝下倒还真有十几个捕快挥舞着铁尺冲了上来,准备将曾彻给拿下。

呯!

一声枪响,冲得最快的那个捕快被一枪爆头!

呯、呯、呯!

又是一排枪响,冲出来的那十几个捕快全部倒在了血泊中。

曾彻从黑子手里捧过尚方宝剑大叫道:“某受皇上重托,亲封文登首长,授天子剑,掌管文登一应之事务。犯吾者,可先斩后奏!”

“我不服!圣人有云: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是圣上亲临,也不得无故抓人。你不能仅凭几张借据就定我的罪!”

“你知不知道,我们登州的卫所已经有多少年没有发军饷了吗!你知不知道如果不是我拉着老脸借些钱出来,那些兵痞们早就造反啦!”

“你们这些不通世务的书生……”

高县令络绎不绝的发给起了长篇大论,虽然没有引经据曲但那口才也算是口若悬河。把自己描绘成了一个为了保国保家而委屈求全的治世能臣。

曾彻默默的盯着高县令心里发出一声不屑的冷笑。他在等,等那最大、最明显的脏物出现。

高县令见曾彻一幅悠然自得的样子,心里不由咯噔起来。莫非这家伙真掌握了什么了不得的证据?可是自己早就把屁股给抹干净了,应该不会留下什么证据的呀。

高县令朝着文捕头打了一个眼色,文捕头随即走出了厅堂找到一个衙役耳语了几句。那衙役就偷偷的跑出去通风报信了。

地方官权利再大也是有限制的,最大的限制就是当地的名门世家。他们在朝廷里有错综复杂的人脉,甚至能够掌控地方的财政。

文登在明朝未年虽然很穷,但可算是出了名的千年古县。

早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时,曾经在这里召集很多文人墨客一起登山吟诗作赋、歌功颂德,因此留下“文人登山”的传说,“文登”也因此得名。

随后历朝历代都有大儒、学者在这里开设学宫,有文登学之美称。文风强盛、出过不少进士。其中最出名的就属明弘治三年进士丛兰,做到了南京兵部尚书、官居一品,死后还追赠太子少保。

而且文登还是文登营的所在地,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军事机构。

文登营管辖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宁海卫四个卫和宁津所、寻山后所、百尺涯后所、以及金山左所,四个千户所。

按明朝军制,一卫有5600人,一所有1120人。四个卫加四个守御千户所那就是26880人。

有那么多的士人加上那么多的军队的存在,这就是朝廷那些内阁大学士们敢把曾彻放在文登的原因。

如果曾彻敢胡来,朝廷那些内阁大学士们只要一道手令就能将曾彻给捏死。

抄家还在继续,曾彻一壶茶还没喝完文登营的挥挥史刘守余就勿勿的赶来了。

这是一个三品的武官,品秩上比曾彻的六品字大了足足三品。

“曾彻!还不给我放了高县令,文登可不是你能够胡来的地方。”刘指挥史人未到,吼叫斥责声就已经先到了。

铿锵、铿锵,一阵铁甲声响起,刘指挥史的身后还带着百人的披甲亲卫。

吼!吼!杀!

这些亲卫也算得上是精锐,一套操练动作下来整齐威武,喊杀声震天!

威胁!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一时间县衙前厅内有一股杀气弥漫。

陈有才和那些秀才兵们都紧张起来,用枪死死的指着刘指挥史和他的亲卫。

曾彻瞪了陈有才一眼,提醒说:“宣旨!”

“圣旨到!”陈有才连忙捧起放在案台上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