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4章 如海病逝(2 / 2)

“若非你说,我还真想不起这事儿!”

贾蓉道:“平常时候,谁能想得起这个呢?”

“这些钱都是用在皇帝身上的,各家虽然在户部写了欠条,其实却从未当做自家欠债。”

“只是,如今朝廷供着两位皇帝,用度不免艰难。再过些年,少不了会打这欠银的主意。”

“老师提前还了,也能早些安心!”

林家在户部的欠银并不多,加起来也只有二十多万两。只是,无论林如海还是贾蓉,都知道自家不能以归还欠银的名义把银子还给朝廷。否则,他们就得罪了其它同样欠着银子的人家,惹来这些人的怨恨。

最终,本着宁多勿少,林如海拿出三十万两银子,让那位来传旨的公公带着,说是要报效给皇帝。

至于如何让崇正帝知道这银子是林如海在归还欠银,那就要看戴权那边了。

想来,依贾蓉和戴权的关系,他在这件事上应该不会偷懒的!

林如海对这些只是随口一问,其实并不怎么在意。对他来说,这些银子只不过是把他历年收到的礼物兑给贾蓉,然后从贾蓉那里得到的款子。

即使贾蓉把这笔银子悄悄吞了,他也权当认了,对此并不在意。

倒是贾蓉,在见到林如海这几年收到的礼物价值就有三十万两以上之后,很是感慨了一番,感叹扬州豪富。

只是,无论怎样豪富,也没人能挽救林如海的性命。到了九月三日,林如海最终还是去了,就此撒手人寰。

林如海儿子早夭,如今只有林黛玉一个女儿,因此摔丧驾灵的重任,自然落在了她的身上。

至于贾蓉,则以林如海弟子的名义,遣人四处报丧,接待各方来宾。

林家下人在林如海逝世前被遣散了一些,留下的人还算忠心能干,再加上贾蓉这些年经历过数次丧事,对此很是熟悉,办得井井有条,丝毫不显忙乱。

只是,林如海虽然丧在扬州,却是要葬在姑苏祖地的。因为扬州和姑苏离得不远,贾蓉和林黛玉在扬州停了几日,接待了扬州本地的吊唁之人后,便扶着林如海的灵柩,前往姑苏发丧。

到了姑苏,又有林家族人前来祭拜。一些人见黛玉年幼,贾蓉又是外人,少不了动了一些心思。

总算贾蓉对此早有预料,提前以贾家名义行文当地官府,还给林家在姑苏的亲朋故旧都报了丧,让这些林如海的远支族人,不敢太过放肆。

如此,又过了些时日,京城荣国府等林家姻亲故旧也都遣人前来吊唁。朝廷那边得了消息之后,也不知是不是林如海先前的举荐、还是那三十万两银子让崇正帝很是满意,他在朝堂上又给林如海追赠了一级,让人为林如海拟了谥号。

这样一来,前来吊唁林如海的人就更多了。贾蓉也趁机认识了许多林家故旧,接手林家人脉。他这个林如海弟子的身份,也更广为人知。

如此,贾蓉和林黛玉一起,风风光光地为林如海办了丧事,直到百日热孝过后,才又返回京城。

路上,贾蓉和林黛玉还遇到了贾雨村进京的船只。却是贾雨村在金陵三年任满之后,也不知走了什么门路,谋到京城差事。

只是,如今贾家早就和贾雨村断了关系,林如海生前也早就不让黛玉认他这个老师。是以贾蓉和贾雨村虽然认出了对方,却没丝毫联系。

甚至贾蓉心中,还一直在盘算着,如何整倒此人!

不过,没等贾蓉想好,半路上传来元春封妃的消息。贾蓉昼夜兼程,急忙返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