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章(2 / 2)


  在他死后,赵家兄弟窃取大周江山,依旧以王朴的《平边策》作为宋朝一统天下的战略基准。

  史书上还记载了赵匡胤在皇宫中突然见到郭荣为王朴画的像,肃立不动,整理御袍,肃然鞠躬,说“此人在,朕没机会穿上龙袍”。

  后世亦有人称赞“五代人才,王朴为冠。”

  “末学晚辈见过文伯先生,虽未听先生之名,但陛下慧眼如炬,先生能得陛下这般器重,定有通天之能,只恨未能早日识得先生,聆听教诲。”

  罗幼度并未说什么客套话,而是实事求是。他之前一直以为王朴还未登场,是史料记载有误,现在听郭荣介绍,才知王朴早已跟随郭荣多年。一直未显名望,自然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一直在幕后帮着郭荣出谋划策。

  罗幼度现在甚至怀疑,郭荣能够以义子的身份,获得太子之位,王朴在背后出了不少的力。

  说久仰大名过于虚伪,不如如实回答,将郭荣、王朴都夸一遍。

  王朴笑而回礼道:“罗幼度之名,在下可是如雷贯耳。”

  罗幼度忙道不敢。

  “哈哈!”郭荣大笑:“两位先生就不要在朕面前互谦了。文伯是朕之左膀,幼度是朕之右臂。你们就是朕的左右膀臂!朕有你们相助,何愁大业不成。来,快快入座,朕今日请你们来可是有要事商讨的。”

  他走上主位,分别让王朴、罗幼度入座。

  罗幼度快一步向右方走去。

  王朴淡然一笑,坐在了左边的椅子上。

  郭荣见两人入座,说道:“朕的志向,你们应当知晓。天下分裂十数起,朕要当这一统之人,令我大周呈现汉唐盛况。朕私底下分别与文武商讨过,到底是战还是尊崇先皇定下的求稳国策。

  三位相公皆以稳为主,至于武臣,自然是无人不求战的。文伯前些日子已经表达了意见,今日朕想听听你的意思。”

  他笑盈盈的看着罗幼度。

  第四十五章 殿中策(上)

  罗幼度想起当初赵匡胤登门道谢的时候,从他口中探出的点点情报。

  又想着王朴《平边策》里的细节,在脑海中总结了会儿说词。

  郭荣、王朴皆耐心等着。

  尤其是前者,一脸期盼。上次的深聊,他就察觉罗幼度对天下大势如数家珍。

  现在需要的就是他这份能耐。

  “激进求攻,还是稳求发展。首先得考虑的是对手问题,我们的对手是谁!”

  “是军力强悍的刘汉?还是居于一隅的孟蜀?或者经济财力可怖的南唐?乃至于表面臣服,却听调不听宣的南平、吴越?”

  “都不是!”

  “臣以为我们最大的敌人是契丹,是已经给自己起了帝号大辽的东北蛮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