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8章(2 / 2)


  让他有这番感慨的可不止曹彬,还有王景。

  王景一个在天下摸爬滚打五十多年的老油条,居然在他面前气恼悲呼,恨自己未能早一日对自己的罗老弟推心置腹,以至于未能与之饮酒畅谈。

  此生最大憾事。

  这才几天?

  王景便如着了魔一样,每日都会去找罗幼度,每日都在后悔,缺几坛子酒。

  王景对罗幼度的态度肉眼可见。

  从最开始的不愿得罪,到后来的“称兄道弟”,直至现在的推心置腹。韩令坤皆看在眼中,奇在心底。

  “称兄道弟”可以理解,一方面罗幼度一人独自承担枢密院的压力,让他们可以无所顾忌的作战,确实令人动容。但真正促成“称兄道弟”的还是那一句直达天听。

  跟一个能够直达天听的人做朋友,对于王景这样手握地方军政大权的军阀来说,可遇不可求。

  “称兄道弟”并不是真兄弟,充斥着利益。

  韩令坤能够理解王景所做的一切,换做自己,只怕也会如此。

  可接下来几日王景对罗幼度的交情一日甚过一日,绝不是单纯的“称兄道弟”可以解释的。

  真就是志同道合,相见恨晚的感觉。

  曹彬也知道韩令坤长叹为何,说道:“先生雅量高致,对韩叔叔多有赞誉,可见并未心存芥蒂。先生值得深交,韩叔叔不妨一试。”

  韩令坤迟疑片刻,问道:“罗都监与褒国公都在聊些什么,如此尽兴。要是不方便,当叔叔没问。”

  曹彬道:“他们所谈并无秘密,只是聊得有些古怪。义气,很多时候都在聊季汉壮缪侯关羽。”

  “关羽?”

  韩令坤满脑子疑惑。

  这时在帐中的罗幼度让蚊子搅的心烦意乱。

  五月中旬,天气渐渐转热。

  秦川多山,他们安营之处便在山脚临水处,蚊虫徒然增多,帐内待不住出来走走。

  正巧见韩令坤、曹彬在营外,听他们说及关羽,不由摇头苦笑。

  王景与符彦卿相差无几,这两老家伙年岁越大,越重视自己的名望。

  符彦卿还好,出身将门,立功无数,没有什么污点。至于屠城劫掠什么的,也不是没干过,这个时代就是这种风气,没什么可说的。

  王景就不一样了,他就是一个不安分的地痞流氓出身,然后转型为盗匪,烧杀抢掠没少干,真不是好鸟,污点是一堆堆的。

  上了年纪有了这个身份地位,权利皆在手中,差的就是一个名。

  也因如此,王景开始善待百姓,还获得了不小的美名。

  这与之闲聊的时候,罗幼度发现王景身上江湖义气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