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76章(2 / 2)


  只有两个可能,拓跋家的拓跋什翼不是傻,就是已经受到了不小的拥戴,只要他成功推翻李氏,便能接替李氏的地位。

  面对同样撑不下去的拓跋家,拓跋什翼在多人的支持下,为了利益,铤而走险。

  韩熙载道:“朝廷若出兵,李光睿则会大度的包容所有反叛之人,全力抵抗朝廷。反之,视若无睹,就给李光睿收拾反叛者的机会。他们将会陷入自我恐慌,相互猜忌。等他们分出胜负,朝廷再行出兵,取定难四州易如反掌,亦免去未来威胁。”

  罗幼度带着些许意味的看着韩熙载。

  在一旁低头不说话的赵普也微微抬头,看了韩熙载一眼。

  两人隐隐觉得韩熙载似乎猜透了他们困定难军的最终目的。

  定难军的核心地银夏二州位于大漠附近,多为党项人,土地贫瘠,环境恶劣,平心而论,经济价值不高,没有多少发展的前景意义。

  朝廷不可能如陇右、凉州那样,迁徙汉人去提升当地汉人实力。

  故而为了避免党项人在银夏做大,罗幼度有意摧毁李家的民望,消除地方豪族的势力,在他们元气大伤,完全翻不起任何风浪以后,再以救世主的方式,将定难四州收入麾下,让无头的党项人为了吃上一口饭,真正融入中原。

  罗幼度目光灼灼的看着面前的韩熙载道:“韩夫子,朕听说你在江南章疏连连不断,对于朝中大事,或驳正失礼之处,或指摘批评弊端,惹得江南满朝权要忌恨、不满,以至于仕途坎坷。朕授予谏议大夫的职位,你可敢领受?”

  韩熙载昂声道:“臣敢!”

  第九十章 冗官与发展

  韩熙载这一声“臣敢”掷地有声。

  罗幼度是满心欢喜,现在他身边就缺韩熙载这样的大臣。

  一个有胆子直言犯上,挑战权威的强势且德行高尚正直的臣子。

  虽然窦仪的德行无庸置疑,可他不够刚,过于中庸。

  寇湘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但罗幼度要保他,不让他接触这方面的东西。

  身为开封府的第一把手,寇湘已经得罪不少人了。

  若不是罗幼度护着他,就老寇这臭脾气早就流放边陲。再让他干谏官的活,还不得闹得天怒人怨?

  罗幼度并不想寇湘因为跟着自己未来死无葬身之地,一个开封府拉仇恨已经足够了。

  韩熙载在南唐是名副其实的魏征二代,怼天怼地对空气。

  南唐权臣宋齐丘、冯延巳等人,给他怼的是怒不可遏。

  也亏韩熙载名望太高,宋齐丘、冯延巳不敢下死手,不然活不到现在。

  韩熙载若能重拾昔年八成功力,中原朝堂的气氛就会变个样。

  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随着疆域的增加,中原朝廷吸收了江南、西蜀的大臣,接下来还要吸收吴越、清源军的文武将官。

  原本人才紧凑的中原,一下子饱和了,甚至出现冗员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