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77章(2 / 2)

  结果非常契合,边光范对于科技很有兴趣,也很重视,在位子上干得很出色。

  中原的冶炼技术举世无双,就是他的力排众议向朝廷举荐张鸦九后人的功劳。

  “子仪!”

  罗幼度热情地叫着边光范的字,让他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说道:“接下来可要辛苦你了,给朕盯紧巴蜀、江南的各种技术。比朝廷先进的,要尽力吸取。朝廷的工匠得虚心吸纳江南、巴蜀技术的长处特点。”

  “当然朕相信朝廷在这方面或许略逊一二,却也有自己的特点优势,朕要的不是照抄,而是吸纳。同样的,对于不如我们的技术,也不能忽视其中的闪光点。如孔夫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边光范作揖领命。

  罗幼度再三强调要综合三方的优劣势,来真正提高水平。

  “重点嘛!围绕造船、印刷、织布这三方面入手。”

  造船关乎军事经济,印刷关乎文化推广,织布则是民生,都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造船这方面,罗幼度是真的不懂。

  他也没做多余的指示,但印刷与织布方面,给了一点点的提示。

  “印刷术是我中原最薄弱的环节,杭州、金陵和成都是朝廷的三大印刷中心,得跟他们好好学学,试着往活字印刷的方向发展……”

  “至于纺织技术纺车、踏板织机用了那么多年,朕以为也该有所改变了。可以尝试一下跟巢车看齐,借用水力代替人力工作。”

  活字印刷与水力大纺车都是宋朝出现的,现在天下承平,正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时候。

  不过他前世就是个商人,深入的东西也不懂,只知道一个大概方向。

  细节什么的,就让下面的人去伤脑筋吧。

  边光范早知自己的君上对于各种奇门杂学有很深造诣,不敢怠慢,认真的一一记下。

  便在罗幼度处理冗员、科技的时候,得到了礼部的消息,钱弘俶决定提前进京。

  人已经在北上的途中了。

  面对留从效内卷偷跑的行径,钱弘俶是发自内心的愤慨以及强烈的谴责。

  但慢了就是慢了,钱弘俶也没有办法,只能急匆匆领着部分吴越高级官员联系礼部,乘舟入京。

  尽管钱弘俶没有拔得头筹,但对于他的待遇肯定是要远在留从效之上的。

  不说钱弘俶最早宣布纳土,就冲着吴越所部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五十三万九百八十户、九万六千八百九十九卒,那就得最高级别的待遇。

  中原朝廷这边是丑丑太小,不然定以太子之尊相迎。

  第九十一章 小人得志的罗幼度

  即便不是太子级别的迎接,罗幼度也给了钱弘俶极高的待遇,让王溥、魏仁浦这两位朝廷地位最高的宰相,亲自出城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