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0章(2 / 2)

  三碗酒眨眼下肚,典韦虽意犹未尽,但也恪守本分,有些不舍的放下酒碗重新回来,从盐铁盆中拿起一个拳头大小的盐块。

  只听“砰”的一声脆响,而不是“咔嚓”一声。

  那盐块竟瞬间化作粉末,细沙的杂色粉末自典韦指缝间流了出来。

  “牛!”

  看到这一幕,吴良都忍不住拍了下手,大声叫好。

  不愧是我看中的名将,典韦我必收入麾下,谁来了也不好使!

  “嗷……”

  陈金水等人,也是瞬间瞪大了眼睛,嘴巴张成大大的“o”型,仿佛刚刚吞下了一颗鹅蛋,半天无法合拢。

  ……

  接下来事情就变的简单多了。

  吴良吩咐典韦将盆内粗盐全部捏碎,自己则带了把剪刀去了库房,裁下好几块麻布拿了出来,叠为四层将其罩在一口大缸上。

  而后坐在一旁耐心等待典韦碎盐。

  “这……有才兄弟,你这又是要做什么?”

  陈金水等人自是有些摸不着头脑,奇怪的问道。

  “煮盐。”

  吴良笑道。

  “煮盐?”

  陈金水等人面面相觑。

  这铁盆里装的不就是盐么?

  这些家伙都是普通百姓,连制作粗盐的过程都没见过,自然不明白吴良此话何意。

  而且不只是他们,就算是从事盐业的盐行,现在用的也还是比较落后的四步煮盐法,所谓精盐不过只是将里面一些比较明显的杂质过滤掉了而已,并不能真正起到“提纯”的作用。

  一直到了唐朝初期,才出现了具有“提纯”效果的五步产盐法。

  因此哪怕是那些所谓士族吃的“精盐”,其实也不过是表面上看起来略微干净一些的粗盐罢了,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第四十章 盐不应该是黄色的么?

  而现在,因为条件有限……

  好吧,摊牌了,不装了!

  就是当初化学没好好学,后来又选了文科,化学课基本都在网吧里上的,行了吧!

  因此,吴良没办法搞出当初做粗盐提纯实验时用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化学试剂,于是便计划使用唐初出现便一直沿用了1300多年的“五步产盐法”,对这些粗盐进行提纯。

  不过看陈金水等人的样子,吴良知道与他们说了也是白说,索性便没有继续科普。

  不久之后。

  典韦终于将盐铁盆内的几十斤粗盐全部捏碎。

  吴良没有足够大的容器,没办法将这些粗盐粉用水全部充分溶解。

  于是便只从其中取了5斤左右,放入另外一口大缸中,而后又叫陈金水等人打些水来,一边将那口放了粗盐粉的大缸注满一边搅拌,使得那些盐粉快速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