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1章(2 / 2)

  随着粗盐水渐渐倒进去,麻布上留下了不少大小不一的小石子和成分不明的渣滓,吴良揭开上面的麻布,缸内的粗盐水颜色虽然变淡了一些,但依旧呈黄褐色。

  “把那口缸冲干净,再来一遍。”

  如此两口缸交换使用,循环往复了许多遍,缸内的粗盐水依旧呈现淡淡的黄色,只是麻布基本已经滤不出杂质,再滤粗盐水的颜色也不再有所变化,吴良才终于叫停。

  与此同时,典韦也终于将盐铁盆内的“硝板”处理完毕。

  吴良又取来麻布将这些“硝板粒”包上,用现成的东西做了一个简易漏斗,将包好的“硝板粒”塞入漏斗底部,而后架在一口空缸上。

  “都起来吧,再滤两遍。”

  “还来?”

  “晚上还想不想吃肉喝酒?”

  “来了来了!”

  众人连忙起身帮忙。

  这一遍多了一道“硝板粒”漏斗,过滤的过程慢了许多。

  但漏斗下面流出的盐水,已经彻底没有了那抹淡淡的黄色,仿佛山泉一般晶莹剔透。

  吴良知道,这是硝板起了化学反应,已经解析掉了盐水中的无法用肉眼看到的杂质,至少是大部分。

  至于为何盐铁盆中本就结有硝板,却不能在盐行煮盐的过程中发挥同样的作用?

  则是因为此时盐行煮盐用的都是已经经过晾晒严重饱和的卤水浆,而且直接煮干,粘稠的卤水浆根本无法与硝板充分接触,就算有一小部分完成了化学反应,这个环节中也无法再进行过滤,不能及时将反应之后产生的杂质滤掉,如此非但不能起到提纯的作用,反倒会对最终煮出来的盐造成二次污染。

  如此,吴良依旧不放心。

  又用这种方法滤了两遍之后,才终于围着大缸点起一堆柴火,进入了提取精盐最后的步骤——加热蒸发水分,等待饱和结晶。

  这将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但吴良却很是惬意,坐在一旁耐心等待着杰作的诞生,这对于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生活体验,成就感满满。

  而吴良的所作所为在陈金水和典韦等人眼中,却是那么的怪异,他们始终不明白吴良到底在做什么。

  直到下午,看到吴良从水缸内侧刮下来的一些极为纯粹的白色晶体。

  “这是……”

  众人不解。

  “盐,尝尝?”

  吴良满足的笑道,像个孩子一般欢喜。

  “盐不应该是黄色的么?”

  尹健不解的问道,即使盐行内堂那种专供“天龙人”的精盐,也同样透着淡淡的黄色。

  所以在他的印象中,盐就应该是黄色的,而不是这种雪一般的纯粹白色。

  说这话,尹健尝试着用手指粘起一点米粒大小的碎渣放入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