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三章 感玄洞真通神,击金钟而传道(2 / 2)


孕育灵性之基,而后接引天地之灵,再后便化生法相,最后便与这图腾生命无异。

而巫祝一脉,更是简单,并没有什么境界之分,巫祝便是巫祝,最多对实力强悍者,直接以巫相称。

上古之时,便有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等等巫师,再厉害一点,则称呼为大巫或者巫神。

几天功夫,姬考对于修炼之境,有了一些整体把握,也从长桑君青囊君那里,得到了一些炼气修行,应该谨慎注意之事。

铛铛铛

这一日,几人正在闲谈世间之事,忽然之间,岐山之顶,忽有钟声三响,悠悠荡荡,传遍群峰之间。

虽说传遍,但是这钟声似乎带有奇异,近乎有无之间,非修行入境之人,以心气相听,难以听到。

在另外一座峰头之上,姬氏那些仆役,就完全没有听到这悠悠钟声。

或许不仅是岐山,方圆百里,钟声都有传到。甚至周原之上,巫庙之中,大宗伯都冷哼了一声,以示心中不快。

听到这钟声,他就想起了他当时的右腿,就是被那个金钟所打瘸的。

虽说后来他用巫医之术,将自己的右腿医好,不过这个仇,是已经结下了。奈何他实力不足,否则早就打上岐山了。

“咦。”青囊君忍不住惊呼“金钟三响,竟然是老师要授道,你们还真是好运气啊。”

她看了一眼峰顶,又看了看姬考几人,心中十分疑惑。几天之前,姬氏初来之时,他们老师才刚刚为众弟子讲过一次医道,怎么这一次又要讲了。

而且这种击金钟而讲道,可是有缘者都可以去听的。

传闻这种击金钟而讲道的方法,是崆峒山上,那位帝师所首创,后来其他炼气士觉得挺有意思的,才慢慢传开了。

人道修行,本来就是前人无私传给后人,才慢慢有的。只是到了后来,因为担心所传非人,祸患世间,才渐渐有了门户之见。

尽管这样,后人承先人之德,自然也要有所回报。不能回报先人,那就回报给世人了,取之于人,亦要授之于人。

就在长桑君为他们讲金钟来历的时候,岐山脚下,已经有十余位炼气士飞腾而至。然后,为显尊重,这些人都开始徒步上山。

姬考没想到,在这岐山方圆百里之内,竟然有这么多的炼气士。而且,这还不是全部。

“走吧,我们先上去。”

作为最年长的两位门人,长桑君与青囊君,肯定要提前到场,帮助自己老师迎客。

姬叔君点了点头,带着姬考与青女,健步而上。

岐山峰顶,是岐伯殿所在,内殿是祭祀岐伯以及其他医道创始人的地方,外殿则是他们这一脉传道授徒之地。

等到姬考他们到来之时,发现外殿之中,已经有不少人了。

殿下坐着的,是长桑君与青囊君的诸位师弟,他们见到长桑君他们进来,一个个起身打招呼。

长桑君与青囊君一一点头致意,走到殿中,才对上首之人行礼相拜。

而上首坐着两人,一位着玄色长袍,黑须童颜,正是岐伯一脉的执掌者,百草先生。

他含笑点头,指了指旁边这位身穿黄袍,却形如老农的老者,对这夫妇两人说道“这是雷公先圣一脉的吴回真人,你们过来拜见。”

黄帝轩辕执掌天下之时,医道创立,高人辈出,彼时有三大名医,被公认最为杰出。这三位名医,便是岐伯、雷公与俞跗。其中,岐伯善药石,雷公善针灸,俞跗善穴位推拿,各有所专。

而雷公说出真人二字,最是让人惊讶。

所谓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

这在炼气修行之中,是通神修士所专属,寻常炼气之时,可不敢以真人自居。

姬考心中暗道,果然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位吴回真人,状若老农,从外看来,远不如百草先生风姿气度。

却没有想到,他修行境界,却高百草先生一头,已是通神修士,不受寿元之累。

“见过吴回真人。”

吴回见到他们行礼,轻笑点头“不必多礼,这次来找你们老师,乃是有事相求。恰好你们老师心有所感,借此机会,击金钟而传道。”